不少基層長者靠拾荒維生,風雨不改地推着鐵車仔穿梭大街小巷,為的只是多賺「一個幾毫」,卻易換來周身勞損。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開展社創計劃,去年組成公眾設計團隊,改裝現時手推車(下稱鐵車),「新車」變得更易上壆、省力,加入煞車及防盜功能,減輕拾荒長者的負擔及工作勞損,提高安全性,團隊冀日後可大量生產,降低成本。
淨重量36公斤
設計師陳嘉興指,新車設計十分貼地,能切合拾荒長者的工作需要。他指,鐵車一般較難控制,上落斜均較吃力,加上沒有具備煞車功能,令長者上落斜都不敢停下來休息;經改良的鐵車,前兩輪改用萬向輪,轉彎時更慳力,配合車底的「流利條」裝置,上壆或上斜更容易。新車亦加裝安全帶及可摺疊的伸延支架,可以索緊及穩固紙皮,另有煞車及防盜裝置,加強安全性。但淨重量卻比原來多兩倍、達36公斤。
67歲的黃姐拾荒已4年,她於今年7月在上水區試用新車兩周。她指,以往上壆時花很大腰力,導致腰部勞損,影響日常生活,「而家企得耐、蹲下,腰就會好痛」。試用新車後,她認為不論上斜或平路都較慳力,對工作有很大幫助;而最令她欣賞的是新車具備防盜功能,她憶述4年來,共損失8至10架鐵車,因鐵車鎖街上,大部分是被偷走,另外3架被食環署充公,「試過幾次我行開一陣間,返嚟就見到架車俾人郁過,又試過擰轉頭執緊紙皮時,有人想推走架車;因為防盜會響,阻嚇作用會好大」,但她坦言,新車較重,花了一星期才能適應。
成本3千元料大規模生產可降低
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開展理大賽馬會社創「騷‧In‧廬」計劃,第二季以「關懷長者就業」為主題,其中一個是「社創行動項目」,於去年11月舉辦工作坊後,組成公眾設計團隊改良鐵車仔,並讓街坊試用。團隊之一拾平台代表鄧永謙指,已製作4部鐵車仔,未來一年將讓不同地區的拾荒長者試用,以改良設計;陳嘉興指,現時新車成本為一架3,000元,而舊車僅380元,但估計若市場需求大,日後大量生產,可望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