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點節目「科學機械展」將在尖沙咀梳士巴利花園玻璃屋舉行。(莊振邦攝)
香港科學館和法國科學節30周年,館方與法國駐港澳領事館合辦「法國科學節:[腦]震盪」,明日(5日)在尖沙咀多處舉辦至22日,透過多項與感覺、感知和夢境有關的活動,展示法國在神經科學的卓越成就。
亮點節目有「科學機械展」,將在尖沙咀梳士巴利花園玻璃屋舉行,展覽請到法國作家菲力斯.艾維斯與12位法國漫畫藝術家合作,以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和法國國家衞生與醫學研究院所使用或參與研發的12種科學機械為題材,創作一系列漫畫故事。

香港科學館總館長陳淑文介紹「科學機械展」內容。(莊振邦攝)
圖畫化呈現大腦思考過程
在展覽舉行期間的連續3個周末,會場另設「至死方休」虛擬實境體驗。虛擬實境體驗由法國藝術家珍妮.蘇斯普拉加斯與法國文化中心共同製作,以圖畫方式將大腦的思考過程形象化地呈現,讓參觀者透過影像導航深入大腦,遊走於神經元和突觸之間。
另有2項活動則在科學館舉行,包括明日將播放法國超現實浪漫奇幻電影《戀愛幻遊》及設映後談,由來自法國和香港的學者與觀眾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探討從情緒到現實的適應機制;11月6日有「腦發現」兒童工作坊,透過有趣的科學實驗,讓參加者了解腦部結構和功能。

「至死方休」虛擬實境體驗以有趣的創作品,呈現大腦的思考過程。(莊振邦攝)
記得掃碼及提早到場
有關「法國科學節:[腦]震盪」的活動詳情和報名方法,可瀏覽網站,或致電2732 3232查詢。科學館提醒,除12歲以下和65歲或以上的人士及使用「安心出行」有困難的殘疾人士獲豁免外,所有人士進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辦公處所和轄下場地前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掃碼,實際操作按情況運作,建議市民提早到達。

「至死方休」虛擬實境體驗以有趣的創作品,呈現大腦的思考過程。(莊振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