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智明除下領帶,意味結束34年香港天文台工作。(陳奕釗攝)
「笑看風雲」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任內工作中,一直秉持的信念,笑言會「易過啲」;在任台長的9年間,天文台共發出3次十號颶風信號,但他直言2018年襲港的超強颱風山竹最可怕「要抹一額汗」。岑智明將於明日(15日)卸任天文台台長,結束34年天文台的工作。但與「風雲」打交道的日子並未停,他透露將於4月到日內瓦擔任世界氣象組織服務司長。
岑智明昨舉行傳媒茶聚,分享過去逾三十年的工作心得;他稱印象最深刻的是應對「山竹」。他透露,雖然山竹當時仍位於本港800公里範圍外,但已發出一號風球,高度戒備做法是繼14年超強颱風「海鷗」後,再次出現。他指,因已預見屬前所未有的超強颱風,故在吹襲的6日前,天文台已「破格」提早與其他政府部門商討防風措施,並盡早讓各部門和市民準備;幸好最後沒有造成人命傷亡,才讓他鬆一口氣。
另一件難忘事件,則要推前至20年前,他憶述,1999年發生的華航客機墜機事件,亦印象難忘,且意義重大。當時他仍是高級科學主任,負責監察機場風切變,其後華航申請覆核,他以專家身份代表天文台出席聆訊,事件啟發他以激光雷達應用於風切變系統上,更獲得國際認可。但他重申,當年華航意外並非由於風切變所致。
天文台App得意之作
被外界喻為「識人話」的台長,岑智明則稱天文台只想更貼近市民。他提到,天文台應用程式「我的天文台」的原由,當時有機師曾反映有坊間人士利用天文台資料自製應用程式,他遂向時任台長提議由天文台製作「官方版」;雖然初時反應一般,但近年不斷改進後,去年瀏覽量已達1,870億次,亦成為他任內得意之作。
岑指,未來天文台會更積極善用社交媒體與市民增加互動,包括在應用程式中加入聊天機械人,社區天氣觀測和香港遠足徑天氣服務。而天文台台長將由助理台長鄭楚明接任。雖然在香港退休,但岑智明透露,將於4月到日內瓦擔任世界氣象組織服務司長,繼續過著笑看風雲變的日子。

鄭楚明(右)將接任天文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