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師上班竟被要求倒垃圾及洗廁所。(圖片非當事人)
惡人先告狀?台灣新北市一間公司控告姓許前員工在負責項目完成前擅自離職,要求對方依合約賠償,未料法院調查後發現,該公司有逾20項不合理規定,包括要員工兼任清潔工及剋扣工資等,更涉嫌欠薪,故駁回其索償要求,反判公司須向許補付63萬元(新台幣,下同)(約16.4萬港元)欠薪。
涉事從事整合行銷的公司指,姓許設計師2011年3月與該公司簽5年合約,雙方為合作契約或承攬關係,許平日以公司名義接生意,利潤按比例分配,如不續約就要還返手頭上未完成工作的酬勞,結果許於2016年9月在未完成設計案的情況下決定不續約,遂向她索回逾92萬元(約24萬港元)。
不過,許在庭上反控,她當年是應徵該公司設計師職位,惟公司不但未依法投保勞健保、沒給固定底薪,又長期超時工作,更訂立多項嚴苛規定,包括遲到1分鐘罰100元(約26港元)、垃圾丟錯地方或未打會議紀錄罰1,000元(約260港元)、下班未關電腦亦需罰錢,還有「競爭力戰鬥指數表」來考核員工,另外,平時除了工作還要負責倒垃圾、洗碗、洗廁所及接待客人等。
法官認定有勞資關係
該公司辯稱,許只是公司的「合作人員」非正職員工,所謂「競爭力戰鬥指數表」亦只是合作人員考慮續約時的參考。不過,法官認為許任職期間要遵守逾20項嚴格規定,更被要求離職後2年不得從事同類工作,雙方明顯是勞資關係,故駁回公司索償,改判其清還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