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蓋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設施,它是直通地下管道一扇門。平常不起眼「兩嚿鐵」只要多花心思亦可成為一件街頭藝術品。渠務署於2022年起在大埔、鯉魚門等11個地點,安裝19款逾200個色彩艷麗、設計特別的特色渠蓋;署方盼能美化社區,提升渠務系統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並新增打卡好去處。文︰陳詠琳 圖︰林靄怡、渠務署
45歲的劉偉文是渠蓋鑄造廠的第三代負責人,自數年前父親榮休後,接手鑄造廠的事務。他表示,日本等地推出特色渠蓋多年,至今反響仍很好,認為香港宜順應世界趨勢,美化渠蓋、美化社區,相信特色渠蓋會是將來的大方向。他在接手鑄造廠後不久,眼見香港終於嘗試推出具特色的渠蓋,便以極便宜的價格投標,承辦鑄造大澳的特色渠蓋,盼能參與這段難得的歷史過程。
他分享,從渠務署收到特色渠蓋的設計圖後,鑄造廠會以數控機床來雕刻鋁模的花紋,及將鋁模放入沙箱和沙地;待師傅踩實沙粒、製成沙模,再抽起鋁模,沖入鐵水。鑄造好渠蓋後,便可塗上黑色的蠟青油、底漆,以及花紋上防刮的顏料,並進行防滑等測試。
劉偉文透露,特色渠蓋工序多,生產需60至90天,較普通渠蓋的20天長;特殊的用料亦使其成本較普通渠蓋的3千元高約一倍。如普通渠蓋只須用到成本較低的木模、一般的沙;特色渠蓋的花紋幼細,為防止鐵水沖塌沙模的形狀,一定要使用鋁模和黏性高的特殊沙製成新的沙模。
色彩艷麗的特色渠蓋在設計上亦會反映當區特色。渠務署工程師溫志堅介紹指,如大澳的特色渠蓋以棚屋作主題,畫有棚屋的木梯、漁獲、艇、蝦膏和鹹魚等地區風貌,將大涌橋望向棚屋的風景濃縮到渠蓋上,反映出大澳的面貌、漁民生活及其獨特的建築設計,讓渠蓋發揮原有功能之餘,又可美化環境、融入社區。
除大澳外,署方近年於鯉魚門、林村許願廣場、翠屏河、茶果嶺海濱、昂坪、海輝道海濱、蝴蝶谷道寵物公園、梧桐寨等11個地點,合共安裝超過200個特色渠蓋,為當區注入色彩,讓市民和遊客行經上址,亦可了解本地文化;其中10個放置於啟德河和土瓜灣海濱的渠蓋,更是渠務署2018年前首辦渠蓋設計比賽的6款得獎作品。
渠務署再辦特色渠蓋設計比賽
適逢渠務署今年成立35周年,署方再度推出「好蓋有您」特色渠蓋設計比賽,冀能鼓勵參加者更深入了解渠務署工作和系統設施,設計與各區獨有景物互相呼應的特色渠蓋,打造另類的打卡新景點,讓市民和遊客路經特色主題渠蓋時,不但可舉起手機拍照,也能低頭打卡。比賽即日起至下月25日接受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