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05-28 06:00:00

與病人相處要互信 醫護人員︰更需學懂抽離

分享:
江家鴻與陳漢坤獲頒傑出員工獎。 (林灼盈攝)

江家鴻與陳漢坤獲頒傑出員工獎。 (林灼盈攝)

醫護人員經常面對生離死別,但要以平常心面對仍非易事。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註冊護士江家鴻在該科工作8年,工作期間需陪伴病人經歷化療甚至走過人生最後階段,要與病人建立互信、減低他們的恐懼,但同時自己亦要有強大的心理建設,並需學懂抽離,他坦言,有一定難度,目前仍在學習階段。

 

江家鴻憶述,入行初期,曾與一名年齡相近的病人建立深厚聯繫,江憶述,病者因骨癌入院,當時常常與他打機並討論不同的遊戲,聽著他分享心事,江指因新入行自己亦不懂從何安慰他,病人病情迅速惡化,相處逾一年後他便離世。江坦言如失去一個摯親朋友,當刻無法抽離,「佢睇住我成長,但我就睇住佢情況愈來愈差」,但經歷亦令他明白抽離的重要。

經驗累積,令他裝上了懂得如何安慰別人的彈藥,他分享曾有一名女士差4針便完成整個化療程序,但有日突然向丈夫哭訴,並揚言寧願死也不要繼續化療。江當時走近輕拍她的肩膀,向她解釋無人會逼她化療,覺得辛苦隨時可以停,同時清晰告訴她化療中心團隊會一直協助她,最後該女士完成餘下療程。

江家鴻出色工作表現獲得醫管局傑出員工獎,8年的護士生涯,多名同僚已轉職私家醫院,但他直言會留守公院,「走一個,就少咗一個人做嘢,其他人便會更想離開」。日常面對生命的離去,有人或會看似「例行公事」,但他稱,不會感冷漠或盲目,「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人選擇開歡送會,有人最後找不到家人送別,但生命就係生命,不會因為金錢而受到不同對待」,這亦是他堅持留守公立醫院的原因。
 

adblk6
陳漢坤指研發低成本的測試技術亦很重要。

陳漢坤指研發低成本的測試技術亦很重要。

微生物學部主管︰病人等答案
除接觸病人前線人員外,一班默默耕耘的「後勤」人員每日亦為大家付出。瑪麗醫院微生物學部門科學主任主管陳漢坤稱,每日除在醫院尋找細菌和病毒源頭外,還要鑽研更低成本的快速測試技術,舉例肺結核基因快速測試,香港多年前在外國購買快速測試的技術,報告縮至2至3日有結果,但每個樣本檢測成本要500元,團隊研究如何將成本下調,最終研製出成本只需約100元的檢試技術。2015年醫院有多名病人感染毛霉菌,經過團隊通宵檢測,最終發現霉菌源頭來自深灣洗衣房的洗衣機,成功堵截細菌爆發的風險。

陳漢坤亦獲得醫管局的傑出員工獎,他表示,雖然我們不是前線「不需直接面對病人與他們聯繫,但病人通常都係等待我哋的答案」,團隊工作要盡快將精準化驗結果給前線同事。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