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人人善於以言語表達個人情感,但除言語表達外,表達藝術治療亦一個方法。逾60歲的鄭女士因需同時照顧體弱父親及丈夫而感壓力,疫情下憂「中招」連累家人的恐懼令壓力翻倍。無法以語言清楚表達當中感受,她選擇了使用「刮刮畫」和製作「面譜」抒發自己所思所想,加上過程中認識新朋友,其後焦慮和失眠均所改善。
表達藝術治療是一種融合視覺藝術、音樂、戲劇、舞動及文字創作等藝術媒介的治療模式,透過藝術參與及創作達致身、心、靈治療效果。鄭女士指出,在表達藝術治療中尤其喜歡製作面譜,可隨心製作和學習新事物,從而產生「無籠困住」和「有啲細藝」的感覺。她又提到,自己會在治療過程中認識新的朋友和街坊,焦慮和失眠在治療過後有所改善。
另一位接受治療的畢小姐則鍾情於以「舞動」抒發感受,屬二人一組的團體治療:當一名求助者隨音樂擺動,而另一名求助者須以「影子」作模仿,之後雙方交換角色。受抑鬱困擾的畢小姐稱,這種治療有助自己以舞步連繫心中情感,動作被模仿時則能感受到被尊重和連繫感。
香港表達藝術治療服務中心(HKEXAT)營運總監鄧智珊指,表達藝術治療適合一些語言能力較低的人,如特殊需要學生、曾中風的老人等,並用個人中心治療手法,治療師會助求助者尋找最合適的藝術媒介。中心與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合作進行研究,從中心服務13個2011至22年服務計劃中訪問971名使用者,逾25%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在接受表達藝術治療後,受抑鬱及焦慮症狀困擾者分別減少36%和39%。
鄧智珊解釋,不論是揀選藝術媒介,還是畫畫用甚麼顏色等細節,求助者均能自由發揮。讓求助者能夠掌控自己的感覺,無批判下表達情緒。她強調,情緒問題需不同治療方式配合,相信表達藝術治療能提供新選擇。
HKEXAT為全港首間以表達藝術治療為主要介入模式的慈善機構,會與不同社區中心合作推心理治療服務和工作坊,亦接受有需要市民自行預約,而由社工轉介的求助者則獲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