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昨開始就編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代表作名錄)進行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除將自動被納入代表作名錄的10項本地「國家級非遺」項目外,政府計劃從2014年公布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內480個項目中,另選10個項目納入代表作名錄。諮詢期將於5月11日完結,料政府將於年中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政府考慮項目已被列入非遺清單;項目體現香港傳統文化,具重要歷史、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或工藝等價值;項目具世代傳承;具族群或本地特色;以及項目對社區有重要影響,具維繫社區關係的作用等5點準則後,提出將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誕、中秋節—薄扶林舞火龍、正一道士傳統、食盆(即盆菜)、港式奶茶製作技藝、紮作技藝、戲棚搭建技藝及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共10項非遺列入代表作名錄。
自1958年已開始從事製衣業的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傳承人馮鍶(圖2)表示,雖對其技藝被政府建議入選代表作名錄感高興,但仍擔憂技藝會失傳,「全盛時期時,香港有三千多個師傅(長衫和裙褂製作),光是我自己的店舖已聘請了16位師傅。」但現在全港會製作中式長衫和裙褂的師傅僅餘十多人。
任戲棚搭建師傅已45年的嚴順利指,戲棚搭建是一項融合視覺及力學的藝術,以「隨建隨拆」及「因地制宜」為特色,即使在球場、馬路、甚至海上也可建成,「與根據樓形而建的樓宇搭棚不同,戲棚搭建是由零開始,由師傅憑經驗判斷該如何搭建。」但因搭建戲棚的需求減少,全港目前只剩20至30位師傅。

馮鍶

港式奶茶技藝有機會列入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