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價高、置業難的問題仍未解決,本港6月份私人住宅樓價按月上升0.7%,連升15個月,而今年首季按揭供款與私人家庭入息中位數的比較,已高達66.1%,即供樓開支佔普通家庭收入的三分二。特首林鄭月娥對此表示擔心,認為必須立即展開工作解決房屋問題,包括盡快成立她上任特首翌日提出、研究開拓土地政策的專責小組,並冀下月召開首次會議,用一年時間完成社會大辯論,凝聚廣泛共識,謀劃長遠土地策略。不過,有學者認為,覓地困難主因是社會覺得政策不公,開拓土地成為權貴與大眾利益的政治角力,須以政治方法解決,單靠「大辯論」,難有成果。
新一屆政府剛滿月,林鄭月娥昨早會見傳媒,主動提及對樓價持續上升的憂慮,指政府會展開兩方面的工作解決樓價及置業問題,其一是增加土地供應。她重申,香港不是缺乏土地,只是缺乏一個開拓和發展土地的共識,所以發展局本月內成立一個由非官方專業人士領導的專責小組,以一年時間在社會上進行「大辯論」,探討未來香港土地的來源,然後謀劃長遠政策,為香港社會、經濟和市民的需要提供土地。她強調,小組需要很努力跟各界討論,希望能夠建立廣泛共識。
運房局研二手居屋出租
政府最新數字顯示,本港未來3至4年潛在一手住宅供應量達9.8萬伙,創2004年以來新高。林鄭月娥表示,雖然土地供應增加,多了一手樓宇供應,但樓價仍然很高,需要從政策方面著手,解決置業難和「上車」難的社會問題。當中包括調校房屋政策,更加以置業為主導、研究資助房屋出售定價及「港人首置上車盤」,讓未能受惠於資助出售房屋的家庭,亦有機會透過政府協助可以置業。她亦關心租務市場,已要求運房局研究二手居屋無需補地價出租或分租,以解決一些家庭居住環境惡劣的問題。

林鄭月娥對樓價持續高企感擔心。 (蘇文傑攝)
黃偉綸:不向任何建議「潑冷水」
發展局長黃偉綸亦強調,開拓土地工作不能停下來,包括新界西北的土地,若發展新界北部,將可容納25.5萬至35萬人口。專責小組可以幫助政府改良及優化現行方法。他又說,香港社會多元化,很難令所有人同意一種做法,日後由專責小組提出數個可行方案,分析優劣,然後與社會不同人士溝通,可以得出哪些方案有較大支持度,希望令政府將來推展土地工作會較快和容易。
至於開發郊野公園是否主要探討方向,黃偉綸表示,政府願意探討,目前沒有定案,決定發展某個郊野公園或某些邊陲地帶,強調專責小組會先討論不同方案。他又提到,近日有學者提出填平船灣淡水湖建屋,政府現階段不會向任何建議「潑冷水」。而昨日履新的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則稱,希望盡快發展棕地,解決或減少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
關焯照:解決矛盾應用政治手段
上屆政府就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提出多管齊下,四出覓地,但同時觸發爭拗,工作寸步難行。林鄭月娥冀透過專責小組尋求各方共識,以免重蹈覆轍,但學者普遍認為難見成效。
經濟學家關焯照直言,專家小組無助解決問題,因為開拓土地最大問題是大眾覺得「不公平」,認為政府只犧牲大眾福祉,卻維護權貴利益,例如郊野公園是大眾都可以享用的地方,政府不理反對,研究發展,而粉嶺高爾夫球場屬政府土地,只有少數人享用,政府卻堅拒發展。他指,這是權貴與大眾利益的政治角力,與共識無關,成立專責小組只是「揼波鐘」,若政府決心解決矛盾,應用政治手段,「只要填平個高爾夫球場,之後好多嘢即刻好易傾得掂」。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政府冀凝聚共識是好事,但過程中必須提出更多數據供討論及作為推行政策的基礎,例如發展郊野公園,便應提出較全面的生態數據,各界才能理性討論。不過,他估計專責小組的實質作用不大,因為上屆政府在各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未來小組的討論亦離不開這些範疇,重新討論只會再挑起社會紛爭,亦難免有人會乘機爭取政治籌碼。

本港樓價連升1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