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喎(我)識洗衫、煮飯、湊晒(細)路仔……」,外傭面試時識講廣東話,可能令僱主「加分」兼聘用!但原來有中介公司會從中「通水」,待傭人來到港工作卻句句「Mum, I don't understand……」。還有其他原因,令僱主投訴貨不對辦,要求退款換人,才發現簽訂的合約條款苛刻。消委會每年接獲逾200宗外傭中介公司的投訴個案,昨列舉3宗個案,提醒市民避免中招。
外傭視像面試時疑造假
譚先生經A公司安排,與待聘印傭透過視像會議面試,以常用廣東話及小量英文單字談話,希望測試印傭的基本應對及溝通能力,印傭其間表現理想,譚先生即時支付10,980元落實聘請。惟印傭來港到職卻判若兩人,連「洗衫」、「煮飯」、「清潔」等基本指令都聽不懂。
他質疑印傭的履歷,再次詢問面試時的同一問題,印傭卻聽不明白,始揭發面試時鏡頭背後有顯示器即時翻譯答案,甚至附以廣東話拼音。譚先生向A公司表達不滿,但公司卻推卸責任,指視像會議由印尼合作伙伴安排,香港辦事處毫不知情。譚先生質疑公司故意欺騙消費者,要求退款。A公司只願意以「八折優惠」替譚先生更換外傭,經消委會調停後只願「七折優惠」,但依然拒絕退款。消委會其後建議譚先生考慮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

退款條款限制多
另外兩個個案分別投訴與中介公司所簽署的合約退款條款苛刻,及遲遲未能安排外傭到職。香港外傭僱主關注組召集人徐曉彤表示,曾接觸個案,僱主與中介公司完成付費及簽約等手續近半年,仍未等到所聘外傭到職。她又指很多中介公司的退款條款千奇百怪,她舉例有中介公司,只保證外傭在第7至12個月期間離職可獲退款;又不保證外傭的質素,如果外傭水平參差,僱主不滿外傭的表現,要求辭退外傭,亦不會獲得退款。她又稱外傭無法如期到職,中介公司推搪的理由多多,例如指該外傭確診患有精神病、有孕、患重病等理由,毋須向僱主提供醫生紙或其他證明,全由中介公司單方面提出。她批評勞工處執法不力,要求該處考慮向中介「放蛇」及加強監管,並考慮是否有需要統一中介公司合約條款,以保障消費者,例如要求若外傭短期內離職,中介公司要按比例退款等。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提醒,僱主在簽訂合約時須看清楚「百分百退款」條款,又建議如需透過視像會議面試,僱主可多加留意外傭在作答時的眼光,如外傭東張西望,可能有人在提示她。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則提醒僱主盡可能量化其要求,例如要求外傭提供學歷證明其英語水平,又呼籲業界要做好把關,勞工處亦要加強執法監管中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