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為官低調,她昨坦言,過往甚少提及家事,直至早前參選行政長官,才對外介紹自己身世;指自己出身基層,年幼時需站著做功課,母親是傳統女性,在做人處事深受母親影響,因而喜歡幫人,不喜歡在私人機構賺錢,於是投考政府。
她又透露,與丈夫是先擺酒後註冊,因雙方家長要擇日,註冊前已完成擺酒及迎娶等過程。至於註冊日子是由婚姻登記處安排、排期定於1984年12月19日,剛好是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的日子,故很難不記得結婚紀念日。
對於教育子女,林鄭月娥說,家長與子女相處的時間的量很重要,不能只認為「沒有量便沒有質」,即不要盡信「優質時間」便足夠的說法,因為對子女而言,需要的是他們有事發生時,可以找到他們的父母。
她透露,時任社署署長時,部分決定得不到市民認同,大兒子林節思在學校受到其他同學取笑,但兒子一直告訴她,至學業成績變差,學校要見家長時,兒子才對她說「全部都係因為你」,令她感覺很傷心和激動,於是萌生離開社署的想法,其後獲安排往英國工作,在當地一年半,工作十分輕鬆,假期時可與家人四處遊歷,生活十分暢快。林鄭月娥指,公務員的面有3個文件屜,分別為入、出及待辦,她說子女的事永遠不可以放在「待辦」,子女有問題時要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