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預測8月1日實施的垃圾徵費,下年度會帶來17.9億元收入,較原先預計徵費初期每年8億至10億元收入高至少80%。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唔係特別樂觀,又唔係悲觀」,是以徵費初期一半市民用指定垃圾袋估算收入。
謝展寰在財政預算案相關記者會上解釋,以往的估算數字沒有根據真實垃圾用量調查,最新在住宅及商業樓宇進行調查,以垃圾重量、使用的垃圾袋數量而得出最新估算數字。他指具體收益仍要視乎真實施行情況,會受市民規律及習慣影響。
謝展寰強調垃圾徵費目的,是鼓勵各界積極回收,而非為政府增加更多收入。而政府已經承諾未來會投入與收費相若的資源推動回收工作,達致「專款專用」效果。他又提及未開始垃圾徵費,政府已經投入很多資源推動減廢回收,在2023至24年的相關支出達到9億元。
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額將下調40%,當中電動私家車「一換一」計劃下的首次登記稅最高寬免額下調至17.25萬元。謝展寰解釋,因應電動車技術愈來愈成熟,市面上車款增加,價錢因競爭而下調,各地政府都逐步減少相關資助或津貼,並非香港的獨特做法。他認為電動車價錢下跌,加上車主轉用電動車可大大節省燃油費,相信預算案措施不會影響換車意欲。
政府指年內會檢討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指,計劃由2019年至今,無論是津貼比率及津貼上限都改變過幾次,會檢視這些方面,以在財政可持續情況下繼續推行計劃。
有足夠工具應對樓市情況
對於樓市全面「撤辣」,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同一記者會上指,明白社會主要有兩方面憂慮,一是擔心炒風重現,一是樓市繼續下行。她解釋政府加上金管局有一籃子策略,「只要機制仍在,就會有工具」,有需要時可再調整稅項,亦有壓力測試,相信有足夠工具應對不同情況。何永賢強調當局會一如以往地留意樓價、買賣等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