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咀靈灰安置所新龕位將分8階段推出。(食環署圖片)
骨灰龕位一位難求,去年公眾龕位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0個月,食環署昨終交代新龕位安排。食環署公布,將開放21,235個位於跑馬地黃泥涌道及屯門曾咀的新龕位予公眾申請,並引入抽籤比重制,上次公眾龕位編配中未有中籤,今次多一張「抽籤紙」,增加中籤機會。市民可在本月15日至下月14日期間向食環署遞交申請,最快明年可以開始「上灰」。

食環署今次新引入抽籤比重制,每名先人骨灰申請可獲得一張抽籤紙,但如申請人於上次公眾龕位編配未有中籤;或同一龕位存放多於一位先人骨灰,均可額外獲發一張抽籤紙,增加中籤機會。換言之,如申請存放3名先人骨灰共用龕位,而上次申請未有中籤的申請人,可獲得共5張抽籤紙,包括3張基本的抽籤紙,以及兩張額外的抽籤紙。
食環署副署長(環境衞生)黃淑嫻(圓圖)表示,將於本月15日上午9時至下月14日下午5時,推出855個位於跑馬地黃泥涌道,以及20,380個位於屯門曾咀(第一階段)的龕位予公眾申請(見表)。署方會以攪珠抽籤及電腦隨機編配龕位予申請人,中籤人不可自行揀選骨灰龕位,抽籤日期及結果稍後公布。

未來五年共推逾19萬個龕位
黃淑嫻指,黃泥涌道及曾咀的靈灰安置所將於年底落成,料最快明年可「上灰」;當中曾咀合共可提供逾16萬個新龕位,分8個階段推出,加上和合石、東區歌連臣角道、沙田石門等公眾龕位陸續落成,署方預計明年起,每年可推出3.9萬至4.4萬個新龕位,至2023年政府共可提供逾19萬個龕位。她續稱,新龕位均為可續期龕位,標準及大型龕位首20年安放期費用分別為2,400元及3,000元,期滿後每十年續期,續期次數不限;如逾期兩年未有續期,署方將以綠色殯葬處理,即將骨灰撒入大海或紀念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