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文山攝)
再有公立醫院發生醫療事故,瑪嘉烈醫院涉及輸錯血,為一名原本毋須輸血的病人輸入O型血;醫院認同今次事件是失誤,無辜「被輸血」的男病人被輸入萬用的「O型血」,才沒有生命危險,事件純屬幸運,該院會檢討程序及加強護士的培訓。
事件涉及2名男病人,原定一名63歲患有末期腎病,有腹膜炎需要接受腹膜透析的男病人,昨日入住該院內科病房,因有貧血需要接受輸血,於昨早11時45分,一名資深護士及一名註冊護士在核對病人資料及血型後,便開始為病人輸血;惟過程中該名註冊護士發現病人的鹽水喉管有氣泡,需要移除及暫停輸血;但該名註冊護士需要兼顧派藥,故要求另一位註冊護士協助更換喉管。
不過,第二名註冊護士在更換喉管後,將喉管錯誤接駁至病人隔鄰床位、毋須輸血的70歲男病人,而該名男病人血型為AB型,被輸入O+血液約5分鐘後,被第一名註冊護士發現,並即時停止輸血。病人約被輸入少於5毫升O+型血,主診醫生為病人檢查,其維生指數正常,亦沒有溶血反應,目前情況穩定。而原來需要輸血的男病人,亦已獲安排輸血。
瑪嘉烈醫院行政總監董秀英(右一)表示,初步調查發現,第二名註冊護士在輸血前無正式核對病人身份,已將事件呈報醫院管理局總部,並會交由調查小組調查,6至8周後提交報告。該院亦會加強年資較淺護士的培訓。該院血液學顧問醫生黃立己直認今次是醫護人員失誤,而稱今次病人被輸入O+型血,純屬幸運,若被輸入不吻合的血型,可引致溶血反應,嚴重者可致命,院方會檢討相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