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宣布輸入外勞,其中建造業特別計劃配額為1.2萬人。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據建造業議會今年2月預測,未來5年熟練、半熟練工人、技術員短缺將增至4萬人,但只會推出1.2萬個外勞名額,並只限合約批款達10億元以上的公營工程項目申請引入外勞,並解釋配額低於短缺數字,是因輸入勞工只是多管齊下的其中一環。住宿方面,甯漢豪指,輸入外勞的僱主須在指定地點提供住宿,包括在工地興建臨時宿舍,或租用由元朗潭尾社區隔離設施改裝的中央宿舍,將由建造業議會管理。
建造業總工會憂長欠依賴外勞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擔憂,至2027年本港欠缺4萬工人,數字龐大,但輸入外勞將打擊本地年輕人入行的意欲,擔心政府長久使用外勞,影響就業前景,變相屆時或將進一步依賴外勞,擴充輸入外勞計劃。他又指,工會曾對從業員作調查,發現有開工不足的情況,意味未必每個工種都有人手欠缺,政府應提供更準確的數字,說明甚麼工種欠缺多少人手,說服業界輸入外勞只是短期計劃,而非長期措施。
對於輸入外勞的僱主需繳交每名外勞每月400元的費用作培訓本地工人之用,以1.2萬配額耗盡計算,每月有480萬元款項,黃平認為,有資源作培訓是好事,但一個地方的建設長久依賴外勞並非好事,建議政府在每項工程中預留一定百分比供本地年輕人參與,累積經驗作長期發展。
工會倡偏遠地盤優先使用外勞
至於外勞工人可居住在中央宿舍,黃平認為,外勞僱主可「包車」運送外勞工人,交通上反勝過本地工人,故建議離島和偏遠地區工地優先使用外勞,「九龍入機場起三跑,都3個鐘、5個鐘來回車程。」
香港建造商會歡迎政府公布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指未來數年政府的基本工程開支預計每年超過1,000億元,計及私營項目的整體工程總量將會增加至每年約3,000億元,當中涉及各項大型造地、基建、房屋等民生工程,倘人力資源沒有適切補充,勞工供應斷層只會加劇,甚至影響整個建造業以至香港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