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兩個月大男嬰(圖),與家人乘坐私家車回家後昏迷,經搶救後,情況危殆。據指,男嬰父親曾將兒子以孭帶輔助放於胸前,再扣上汽車安全帶駕駛,未知男嬰昏迷與此是否有關,但男嬰頸部並無傷痕或瘀痕,另男嬰近兩日患感冒不適,醫生亦會了解,男嬰會否因病導致氣管不暢通。警方初步調查相信事件無可疑,正調查事件原因。
事發於昨早約10時,消息透露,男嬰父母俱為醫生,其中43歲姓韋的父親是放射治療科醫生。韋昨早駕駛私家車,載同4歲長子及2個月大幼子出外食早餐,回家時,他用孭帶輔助將兒子抱在左胸前,自己則從右邊拉出安全帶扣上,韋稱,兒子全程沒有異樣,但駛抵停車場時幼子開始哭喊,其後昏迷,即時為愛子急救,母親則在住所報警求助。救護員到場將男嬰送廣華醫院急症室搶救。
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司機將嬰兒孭在胸前做法極不對,因為一旦遇意外汽車安全帶自動收緊或彈出安全氣囊,均可能傷及嬰兒頭頸甚至奪命,而不足1歲的嬰兒頭頸極脆弱,故應該他們放在「嬰兒安全籃」再把安全籃扣緊於汽車後座。他建議當局應立法強制嬰兒或小孩坐車時必須獲提供合適安全裝置保障孩童安全。
運輸署的《道路使用者守則》,對2歲或以下的兒童乘坐汽車有一系列提示,主要建議使用認可兒童束綁設備,把身體扣緊在座位上;當中12個月或以下應躺在便提式嬰兒床上,並橫放及用特別繩帶固定在汽車後座,嬰兒頭部在車中心位置,如無法綁緊於後座,應放在車廂底板上,夾於前後座之間,用摺好的毛氈墊平底板或固定嬰兒床。在嬰兒床加上蓋子,可防止嬰兒被拋出。而9個月至4歲幼兒乘客最好使用兒童安全椅;3至12歲小童則應使用兒童安全帶,但僅屬指引並非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