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醫院急症室的無障礙洗手間正試行安裝感應系統。(政府新聞處)
東區醫院日前有病人在急症室等候逾12小時後,始被發現於「殘廁」昏迷,最終證實不治。醫管局即日起採取3項措施,加強監察急症室病人情況,包括加強巡視病人等候區和監察病人情況、盡量安排較高風險病人在靠近醫護人員的地方等候,以及加密至每小時巡視洗手間一次,包括無障礙洗手間。
醫護人員可安排提前治療
醫管局今日(19日)指,醫護人員如發現病人情況有異,會即時協助和安排醫護人員提前治療,以及減低病人在洗手間內發生意外的風險等。

醫管局會加密至每小時巡視急症室洗手間一次。(資料圖片/鍾式明攝)
第三季擬試用急症室病人定位器
當局又正試行在部分急症室引入科技系統,包括在部分急症室的無障礙洗手間試行安裝感應系統,若病人在洗手間內倒地或靜止一段時間,系統會發出警報通知醫護人員,急症室會派人到洗手間協助。日後新落成的醫院急症室均會裝設有關系統,亦會分階段將系統擴展到更多急症室。
另外,醫管局並擬在今年第三季起試行引入「病人定位系統」,在取得合適的病人同意後,會向其派發一個可在急症室追蹤病人位置的定位器,當醫護人員發現病人情況有異便可即時尋找病人和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