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初,醫委會曾就放寬海外專科醫生條件的四個議案進行表決,結果在暗票四選一的情況下全被否決,醫學界惹來輿論一面倒的批判,認為他們為保護自己的行業利益,不惜任由醫療爆煲的惡劣情況持續下去。又有誰料到不過一個月後,當醫委會重新開會終於揀出一個放寬實習期的方案時,市民今次卻180度轉變站在醫學界一邊,齊聲批評政府是「引清兵入關」,置醫療安全之不顧?

(資料圖片)
為了讓大家明白究竟事情有多詭異,在這裡重新說明一下來龍去脈。基於海外專科醫生來港數目長期低迷,政府開始和醫學界商討,如何透過降低海外專科醫生的註冊門檻來提升香港對海外醫生的吸引力,而以3年工作經驗作為取替5年實驗期的方向就成為了共識。在第一次表決的時候,不同方案的分歧主要在於工作經驗究竟是在考取執業試的前還是後作計算,以及究竟在何種及哪一個機構工作。四個方案全被否決是有看新聞都會知道的事,然而卻沒有多少人留意到,當日只差一票就能通過的「方案一」,其實就是一眾方案中最寬鬆的一個。
在一個月後,當醫委會重新進行表決時,唯一一個與上次表決內容一樣的,就是那個差一票的「方案一」,然後這個方案今次終於夠票通過了──這不是最好的結局嗎?不,因為就是在這一個月,事情已全變了樣。在第二次表決中,工作經驗是否只限醫管局,還是連大學醫學院、衛生署也包含在內的主要分歧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年的工作經驗中,究竟是否需要包含臨床經驗在內。然後由於大學醫學院與衛生署的工作範圍有可能只限於「研究、教學與科研工作」,並不一定包括臨床經驗,因而「方案一」突然就變成了罪大惡極、不理病人死活的黑心方案。
站在醫學界角度來說,他們認為自己已作出了極大讓步:雖然上次的表決是以暗票進行,但若比較兩次表決結果,明顯醫學界就是傾向最嚴厲的「方案四」,亦即不單止工作經驗要由考畢執業試後才開始計起,還要只限於醫管局內的臨床經驗才計算在內。第二次表決的「方案五」,已將要求縮減至三年工作經驗中有年半臨床經驗即可,是不可能再作退讓的底線。然而假若「臨床經驗」這個原則如此重要,在第一次表決的時候為何沒有任何醫學界代表提出呢?當日四個方案全被否決,前醫學會會長蔡堅指「他從沒有想過醫生業界提出的方案可以通過,方案全被否決是醫學界以外委員甩轆所致」;至於黃任匡醫生則指「根本政府自己人都傾唔掂數,再加上一個戇居嘅表決機制先會甩轆」,所謂「方案一」的問題以及臨床經驗的必要性,根本沒有甚麼醫生代表提及。
然而這種突然出現的執著,卻迅速扭轉了社會輿論的方向,當中以醫委會代表林志釉最為經典。林志釉明明作為病人組織委託的律師代表,卻竟向傳媒表示「病人組織並不重視病人安全」,又自行設計出一個新的「方案五」(最終只得自己一票而被否決);然後在投票之後又聲稱受到威脅之下才被迫投票支持「方案一」──老實說,天下間會有誰會威脅醫委會代表就某方案投票?除了林志釉自己代表的病人組織,我想不到其他答案。而如果這推論沒錯的話,一個病人組織代表竟然自把自為地提交「自以為合適」的建議方案,最終因為受到委託人的「威脅」才心不甘情不願地依其指示投票,那就只能說一句歎為觀止了。
市民真的了解現況嗎?
其實香港的醫療政策的效果,最終也還是由市民自己承受,所以若這是主流民意的決定也是無可厚非。然而香港市民真的了解現在的狀況為何嗎?有不少網民留言指責政府強行通過「方案一」,容許只有行政和教學研究經驗的醫生醫人是拿生命「較飛」、甚至令到香港醫療系統中門大開,任由大陸醫生在香港橫行云云,但這明顯是誤解。首先這次表決所放寬的從來只限於專科醫生,而中國大陸醫學院目前根本沒有被香港認可的專科資格。再者由一個普通醫生至成功考取專科資格,至少都要五六年時間,而其中必然涉及臨床考核,所以根本不可能會有一個完全「0」臨床經驗的專科醫生出現。
至於香港醫學界代表在「方案一」通過後發表聲明指,對於海外專科醫生毋須在公立醫院工作實習,即能獲批在港全面註冊表示失望,認為海外專科醫生應捆綁於公立醫院工作,年期還要愈長愈好云云。
在這裡先暫時撇開「增加私家醫生無助解決公營醫療問題」這個謬誤不談,請循其本:當初社會之所以有聲音要放寬海外醫生執業門檻,不就是因為香港醫療環境惡劣,再加上海外醫生要在香港執業的條件極之嚴苛,才打算研究放寬實習條件的可能性嗎?假如現在市民終於醒覺,認同醫學界所言,要用最嚴謹的審核方式確保醫生質素、絕不容許海外醫生離開公營醫院賺錢,那一個月前醫委會將四個方案全部否決,維持海外專科醫生的5年實習期,不就是最好的結果嗎?這個在市民壓力上重新進行的表決又怎會不是天大的錯誤?
文:Henryporter(博客無神論者的巴別塔作者、面書:www.facebook.com/henryporterb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