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騙案又有新招!消費者委員會透露,今日(16日)接獲多名市民查詢,指收到有自稱消委會職員的來電,聲稱事主在一個網上購物平台開設的商戶,出售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產品,要求跟進個案。消委會澄清,該會與上述虛假來電無關;強調該會不會主動聯絡消費者,只會在接獲市民查詢及投訴後,才按需要,透過熱線聯絡當事人,一般會向當事人提供相關資料,例如投訴個案編號,以核實雙方的身分。
接可疑消委會電話 先致電兩電話號碼
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市民,如收到上述的懷疑虛假電話,要提高警覺,包括在回應任何自稱消委會職員的可疑電話、留言、短訊或其他形式的通訊前,可先致電該會(852)2856 3113或投訴熱線(852)2929 2222核實有關訊息或來電者身分;切勿向可疑第三者提供個人資料;如懷疑或曾經向可疑第三者提供個人資料,特別是涉及銀行戶口、信用卡戶口或支付平台密碼等個人資料,應盡快聯絡相關銀行或支付平台,以防止騙徒伺機盜取金錢。若發現已受騙,請立即向警方報案。
曾冒多個政府部門詐騙
過往騙徒會冒認不同機構職員,目的均是騙取事主個人資料或銀行賬戶等;如有不法之徒透過WhatsApp軟件向市民發出訊息,訛稱是疫情中心職員,指出大數據檢查到市民的行程碼是疑似密切接觸者,要求市民加騙徒的WhatsApp以作核對之用;亦有訛稱衞生署人員的來電或電郵,內容涉及新冠病毒管制物品、郵寄物品等。該些騙徒甚至會以衞生署的真實查詢電話和地址等,試圖混合其虛構人員名字及工作編號,進行詐騙。
有騙徒甚至指訛稱自己是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的人員,指受害人干犯洗黑錢罪,並要求受害人提供其個人銀行賬戶號碼及密碼等敏感資料,或指示受害人到指定地點見面以協助調查。假冒警方國安處或跨部門反恐專責組的來電,聲稱其涉嫌宣揚港獨,需要接受調查。而過程中,騙徒可以説出受害人的姓名。亦有假冒房屋署和稅務局職員。警方再三提醒,真正的執法人員調查案件時,並不會透過電話向你索取銀行帳戶密碼,也不會指示你將錢轉賬到指定的銀行帳戶,作快速資產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