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環署進一步推展規範食物業妥善處置廢物試驗計劃。(資料圖片)
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今日(24日)起把規範食物業妥善處置廢物試驗計劃進一步推展至全港各區(離島區除外),容許持牌食物業處所在符合特定條件下,於其相連後巷擺放大型垃圾桶,妥善地短暫存放垃圾以待該處所委聘的清潔人員收集。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自首階段試驗計劃自去年11月起於9條與食物業處所相連後巷推行,我們樂見該些後巷的整體環境衞生及鼠患情況均有顯著改善,因此推展有關計劃至另外九區。而其它分區亦會按實際情况,將計劃繼續推展至更多合適的後巷。
第二階段容許選擇使用240公升或660公升垃圾桶
因應個別後巷的環境及參與計劃持牌食物業處所的實際運作情況,署方結首階段試驗計劃的經驗後,於第二階段會容許食物業處所在可行情況下選擇使用240公升或660公升的垃圾桶;而有關食物業處所需自行準備垃圾桶,於垃圾桶貼上統一的商號標示,並確保其可正常使用,沒有任何滲漏,以及保持清潔。
署方發言人指出,食物業處所(尤其是食肆)所產生的行業廢物一般包含大量食物碎屑,若處理不善會容易發出臭味,並為老鼠提供食物來源和匿藏點。除了會對附近居民及公眾構成公共衞生妨擾,亦可能構成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問題。因此,食物業有責任妥善處理其產生的行業廢物,署方亦會對違規情況採取執法行動。然而,在實際操作上,不少食肆都需要將廢物短暫存放於戶外以便清潔人員收集。有見及此,署方希望以務實的態度協助食物業履行其責任,期望藉此試驗計劃,規範有關食物業處所儲存及處理垃圾的方式,務求改善有關後巷的環境衞生情況及有效防治鼠患。
第二階段試驗計劃的後巷位置如下:
1.東區北角馬寶道1-3號後巷
2.南區香港仔大道184-190號後巷
3.深水埗區深水埗元州街15-43號後巷
4.黃大仙區慈雲山毓華里20-22號後巷
5.葵青區葵涌光輝圍禾塘咀街117-125號珠寶大樓後巷
6.屯門區屯門河傍街124-152號及明藝街2-24號之間後巷
7.北區上水新祥街1-27號後巷
8.大埔區大埔東昌街2-16號後巷
9.西貢區西貢灣景街14-28號後巷
首階段試驗計劃的後巷位置如下:
1.灣仔區灣仔謝斐道130-168號後巷
2.中西區中環九如坊2-18號後巷
3.油尖區尖沙咀厚福街9-13號後巷
4.旺角區旺角花園街介乎豉油街及登打士街之間後巷
5.觀塘區觀塘定富街2-24號一帶後巷
6.九龍城區土瓜灣譚公道28-50號後巷
7.沙田區大圍積福街介乎積壽里及大圍道之間後巷
8.荃灣區荃灣兆和街介乎川龍街及眾安街之間後巷
9.元朗區元朗大陂頭徑(由富興大廈至華昌樓)後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