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2-22 06:00:00

體格成績長相都不放過 逾八成家長愛比較子女

分享:
許多家長都望子成龍。(資料圖片)

許多家長都望子成龍。(資料圖片)

有壓力先至有進步?官媒《中國青年報》昨公布一份關於「望子成龍」的調查結果,當中顯示83.4%受訪家長承認會比較自己家與別人家的子女,其中北京姓林家長坦言,會「情不自禁」作比較,「反正我各個方面都會比較,從體格到成績到長相,但我不會告訴他(兒子)」。

 

該報旗下社會調查中心聯近日同「問卷網」進行調查,收集到2,009名「70後」至「00後」的意見,其中89.8%受訪者為家長。結果顯示,家長之間除了會比較子女,還有90.6%受訪者認為,身邊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過高,其中32%覺得「非常多」;61.7%受訪者認為,對子女要求高,體現出家長的心願寄託,57.8%指這是對子女的愛,但45.9%相信是社會壓力所致。

至於應側重哪方面來培養子女,54.5%受訪者稱會著重於子女是否活潑有趣,各有54.4%著重「品格良好」及「性格陽光」,51.3%重視「身體質素」。此外,62.7%受訪者認為,家長應按子女天賦特質來培養,惟亦有60%指「應參考社會競爭的標準」。

報道引述重慶一名姓胡父親指,對兩名女兒要求非常高,「首先是人品要好,第二是要懂禮貌,能力強也非常重要,最好全面發展……不必甚麼都學,但是一定要有所長」,而與別人家子女比較時,主要是比較生活條件,「還有就是比較誰家孩子更會為人處事,能力更強」。胡強調,對子女有要求,是為人父母的責任,亦是愛子女的表現,若子女未達自己的要求,會希望他們改正或努力。

adblk6


應少看錯誤育兒理論
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沈奕裴指,家長以自家子女弱點去與他人子女的長處作比較,或者鞭策子女讓其入讀好學校等,容易變得焦慮,若過度焦慮,除了影響親子關係,更會令子女缺乏自我,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氣氛都比較焦慮,「家長在育兒方面要學習,但應盡量少看(微信)朋友圈那些不正確的育兒理論」。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