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藥價貴及藥物品質問題一直大受內地民眾關注,內地《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刊登一篇文章,指內地「仿製藥」產業漸趨成熟,隨著國家推出「仿製藥一致性評價」(評測仿製藥與原創藥的品質及藥效差距)的評測標準,國產仿製藥質素得以提升,令更多病人可以低價購買與原創藥質素近似的藥物,同時減少國家及個人的醫療支出。文章又提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自2017年底起,已批出57種合格仿製藥,內地十多個省市亦已推出多項相關措施,例如讓優質仿製藥透過「綠色通道」快速流入醫院,令病人可盡快使用等,既擴大仿製藥市場,亦間接令原創藥物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