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校園閱讀周,小學雞均以王子公主盛裝出席,唯獨4歲夏洛特扮的是一隻輔助犬。老師同學疑惑好奇,媽咪道出教人淚濕的緣由:請關懷看不見的殘疾─精神情緒病。
悉尼媽咪Belle Higgins在臉書細細道來。那天夏洛特哭嚷了15分鐘,拒絕穿狗狗戲服扮阿姨的輔助犬;患精神病的阿姨即攜同輔助犬、駕車句鐘趕來,說服並陪同小甥女回學校。夏洛特在堂上朗讀的圖書名《鄰家狗狗有工作》,講解狗不但是寵物,更是人類好助手,輔導聾盲殘疾、自閉、癲癇及精神病患者。老師天真指「阿姨不似有病,為何需要輔助犬」,姊妹齊點出:精神病是隱形的殘疾,包括創傷後壓力症與焦慮,卻不等如不正常或不光彩。澳洲15歲至30歲的年輕人中,每16名就有4人受精神病困擾,當中4分1人羞於提及情緒問題,半數顧慮受到歧視。
Higgins寄語:今天就了解一下身邊某君,鼓勵對方盡訴心中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