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古籍,尋找數千年前的美味源頭。古人的飲食智慧,對食物原味的堅持,或許早在數百年前消失。天一閣主理人Quincy決心把舊時的真味帶到現代,鑽研昔日菜式,傳承源遠流長的中國飲食文化。
文:Phoebe Yuen([email protected])
圖:朱古力
人生的畢業作品
大學畢業後,Quincy從澳洲回流香港。修讀文化研究的他,最具代表性的畢業作品,或許是這間私房菜──天一閣。「開辦天一閣的目的,主要是重現即將失傳,甚或是已經失傳的味道。」30出頭的他,已經有這個宏大的理想,除了跟他修讀的學科有關,相信亦跟通曉廚藝的爸爸有關。爸爸精通粵菜,從小到大,Quincy都甚有食神,跟着父親到處嘗盡百味。「人漸大,發覺很難找得到兒時的味道。」與父親商討下,決定把一些現今少有餐館堅持製作的手工菜,甚或幾近失傳的菜色重現大家眼前。「這個是我的興趣,也是對保育文化的小小支持。」
年輕一代對粵菜的詮釋大多來自宴會的偏見,粵菜的沒落,可追溯至70年代以前,酒樓的冒起。說到沒落,也許有一點沉重。不過,在酒樓式宴會出現之前,宴請賓客的聚會多數是以到會形式進行,中餐館最多只是招呼數十人。延開百席這些傳奇式宴會,就從大型酒家出現而開始。試想像,一次過蒸100條魚、炸100隻脆皮炸子雞,廚房怎能不手忙腳亂呢?在食客而言,菜式該一道緊接一道,沒可能坐在席上慢慢等待;同樣地,對酒家而言,廚房亦沒可能每一道菜從食材開始處理烹煮,這絕大可能導致「冧檔」。因此,工廠式的生產,流水作業,每位廚師只負責煮食過程的一部分,對食材、調味和烹調方法都一律得過且過,菜式又怎會好吃呢?所以當年曾經流傳一句笑話:「飲宴前最好打定底。」可想而之當年飲宴的菜色水準有多參差。這種情況維持了好一陣子,當年入行的廚師都習慣這種流水式作業,煮食變成了工序,而非烹調。要改變這種情況,令粵菜成為香港人值得自豪和驕傲的菜式,特別是年輕一代,想到上館子,不再第一時間想到日本菜和自助餐,而是傳統而地道的粵菜,絕對不是一時三刻的事。
最好的調味料 就是肚餓
天一閣這名字來的很有詩意,出自道家的一句「天不育而萬物化」;「一心不亂萬物服」,「天一」二字,正取自這兩句說話。Quincy爸爸說道:「香港沒有生產,但物資豐饒,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食材,在香港都能買得到。」正回應了首句。「每種食材都有自己的味道,一心做好食材,帶出真正的味道,保持食物的真味,不要胡亂加上添加劑和味精。」正道出第二句的真意。
Quincy在10歲那一年移居澳洲,除了10歲以前對中菜的記憶,在悉尼生活的那段日子,吃得到好的中菜是一件奢侈的事。「沒法子!當年移民到澳洲的那一代,大多數都是從事製衣、玩具工廠和製膠出身的,怎可能煮得一手正宗的粵菜呢?」味濃、調味重和汁醬多,卻是外國人心目中正宗的粵菜。雖然談不上好吃,至少能為不少移居到澳洲的華人一解思鄉愁緒。
「為甚麼$1,000的日本菜你會覺得值得嘗試,$1,000的粵菜卻嫌貴呢?」這是香港人的通病,是隔籬飯香嗎?還是大家根本沒有珍惜自己的文化。粵菜師傅同樣用心做好每道菜式,對食材的研究,花的心機絕對不比日本大廚少,他們的堅持為甚麼得不到大眾的欣賞呢?「每多一個人來吃,便多一個人認識這些粵菜,這就是我的成就。」經營這間私房菜,帶給我的不是滿足感,也不是成功感。憑藉這裡,可以讓更多人從多一個渠道去認識粵菜的精髓,我想這就是我創辦天一閣的目的。
堅持但不盲目
「失敗乃成功之母。」老生常談的一句說話,卻是Quincy的宗旨。兩父子翻閱古籍,又從老廚子身上拜師,將他們當年寫下的「入廚秘笈」重現眼前。之不過,用上舊時的食譜,跟隨所用的食材,未必能完全做出一模一樣的菜色。現今食材的質素,已經不能跟以前相比。食譜是死的,味覺卻是生的。麻木跟隨食譜製作,未必能做出好的菜式。「我們重現的是舊日粵菜的精神和味道,非一味堅持傳統做法。」一成不變,未必能做出好的菜式。由於現在本地牛的質素不穩定,他們便採用外國貨。建基於粵菜的精神,用更優質的食材製作不是更好嗎?「平常真味, 非時不食,清而不淡,濃而不濁」是做菜的最基本原則,那管是中菜、日菜,甚或是法國菜。最簡單的道理,卻是最難堅持。現實終歸現實,用好的食材入饌, 成本自然高。但在現今的消費模式底下,菜式不能賣得貴,否則會令想試的客人卻步,又達不到傳揚粵菜的效果。然而賣得太便宜,卻連收支平衡也做不到。開業一年,他們都在學習中。作為食客,我亦希望天一閣能繼續堅持做下去,吃一頓令人滿足的晚飯自然要付出,所有事情都是相對的。別妄想可以用茶餐廳的價錢吃到優質粵菜,香港人早應該改變心態,別經常搬出「消費者是上帝」的嘴臉令人難堪。
要維持食物的質素,私房菜是唯一選擇。整家餐廳最多只能招待40人,再多的客人,再多的訂單,他們也不會勉強接下來。開餐廳所賺到的錢當然更多,但正是客人太多,他們沒有人力和物力唔做出質素和水準同樣高的菜式,這樣正違背了最初的原意,便索性用私房菜認識細有細做,貴精不貴多。Quincy曾於自助餐廳工作,自助餐的經營模式,就是不能沒有食物給客人。即使吃到最後,都一定要有食物放在餐盤上。「看見每日棄掉如此多的食物,那種浪費令人毛骨悚然。」他討厭浪費,因此現時接的訂單,都是收到客人的訂座才預備材料,將浪費減到最低。「譬如一隻雞,我們上菜時只能用到某部份雞肉,但其餘部位可用作熬湯或調味,不致完全浪費。又或者這樣說,這樣的『浪費』來得很有價值。」
天一閣
跑馬地黃泥涌道63-65號安美大廈閣樓D舖
2493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