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選擇性緘默症(簡稱「選緘症」)關注月。開學超過1個月,小朋友理應融入新環境,但如果仍對新環境感到焦慮及排斥,經常感到緊張、膽怯、不說話等情況,便有可能患上「選緘症」。 圖:林俊源 文:袁雅婷
選擇性緘默症徵狀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暨主席鄭穎賢(Wincy)表示,「選緘症」屬於焦慮症,常發生在小朋友身上。而孩子緘默多出發於需要說話的情境,如上課、玩樂或社交場合,若小朋友持續超過1個月不說話,但在其他情境又可以說話;而緘默又非因其他病症如溝通障礙、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礙引起,如對於該情境所使用的語言缺乏知識或自信,便有可能患上「選緘症」。
選緘症的先天後天成因
Wincy指,選緘症有分先天及後天,嚴重程度及引發機率不一樣。先天因素包括家族遺傳,例如有家族成員患焦慮症或相關症狀,相比其他小童,這些孩子有較高機會患上選緘症。至於後天因素像是照顧者如何教養孩子,若大人本身是「緊張大師」,每事都很焦慮,或用一些過分保護的方式照顧孩子,這些都會增加兒童患選緘症的風險。
對成長、生活及家人造成影響
患上選緘症的小童,會對成長造成不少影響。Wincy舉例,如果被其他孩子欺凌,又不告訴老師,可能令欺凌者變本加厲。另外,現在很多學校需要學生分組討論或小組合作做功課,但因患童不願說話,形成在成長與社交層面受到影響。研究更指出,部分患者在成長階段會產生各種情緒問題及出現挫敗,而這些挫折經驗會對孩子造成創傷。
Wincy稱,患童因不想被人看見自己,即使人有三急,寧願瀨濕褲子,亦不敢出聲要求去廁所;另外又不敢吃東西及脫下口罩等,嚴重影響生活。如果不及早接受治療,日後的影響比想像中深遠,因為人愈大,焦慮的事愈多,令他有更多事情需要憂慮。
另外,父母亦對患童的緘默與僵硬表情感到困擾,令家長在親友面前變得尷尬,甚至會考慮是否帶孩子出去見朋友、拜年等。
讓孩子循序漸進慢慢應對
要幫助患上選緘症的孩子,就要打破他們不說話習慣。很多時小朋友因感到緊張,選擇不說話來應對,而治療需要在這位置切入,孩子就算用肢體動作也好,都不要逃避表達,循序漸進使之變成一個習慣,慢慢便不會緊張,抗拒做某些互動。Wincy更提議,如果有人問孩子問題,盡量不要代答,給他們時間慢慢應對及緩衝,鼓勵他回答,當小朋友真的不能應對時,家長才幫忙。
真實個案分享
Carman兒子在K2時,幼稚園班主任發現他兩年來在校時一句話都沒有說過,懷疑他患上選擇性緘默症,便通知家長並將他的個案轉介給校內社工。社工接觸了Carman兒子後,發覺他的徵狀反映很大機會患上選擇性緘默症,就建議找政府部門的心理學家為兒子進行分析。但政府專科醫生輪候時間需要一至兩年,而Carman卻覺得兒子很快便升讀K3,如果一年多後才能接受治療,之後便難以銜接小學,這樣影響會很大。
Carman指,尤其是兒子社交方面,如果他不說話,其他人不會知道他想甚麼,所以在校內只有一、兩個同學願意理他。她稱,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沒有朋友是件頗慘的事;還有到K3時他才敢拉老師的衣服,表示需要去廁所。所以她決定盡快處理,便自行尋找專家治療兒子,於時就找到Wincy。
Carman稱,作為家長會很喜歡追問小朋友,但Wincy教她要保持冷靜。如果孩子本來不說話,突然又會開口,家長別太大反應,不然他就覺得自己與別人有異,於是就不會再做。她馬上改了這些習慣,從而令兒子覺得自己與其他人一樣。兒子接受兩年治療後,加上Wincy指導怎樣為孩子升上小一作好心理準備,現在他已經認識到朋友、上堂會回答老師問題及可以自己去廁所,進步很大。
「認識選擇性緘默症」免費網上講座
小朋友在家中活躍,但在外/學校卻變默不作聲?許多成人都會誤以為是小朋友怕羞,未適應到新環境所致,但如果相關情況已維持一段時間且沒有改善,可能要留意了。
1.認識選擇性緘默症
2.選緘症在校常見行為
3.溝通特質、如何及早發現
4.應對方法小貼士
日期:28/10/2022
時間:21:00-22:00
形式:網上zoom
講者:Ms. Wincy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兼會長、註冊教師、言語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