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廣場上舉目所見,一片紅色。](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18643048_PY.jpg?itok=s1O1pJs-×tamp=1739474932)
荷蘭廣場上舉目所見,一片紅色。
農曆新年喜氣洋洋,紅色代表歡樂,喜慶及吉祥,周圍都見到紅色的東西,充滿節日氣氛。到馬來西亞舊城馬六甲(Malacca)遊覽,不需要理會是否節日來臨,紅色世界全年出現,已經成為了特色,著名的荷蘭廣場上(The Stadthuys),有多幢歷史建築物,外牆全部髹上了奪目紅色,訴說出當地的歷史故事。
文、圖﹕何志光
![歐陸風格噴水池,來自英國。](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18643050_GL.jpg?itok=cAkXiIIi×tamp=1739474932)
歐陸風格噴水池,來自英國。
馬六甲先後被葡萄牙、荷蘭及英國佔領,在荷蘭統治時期,由於要配合政治環境,所以廣場上很多建築物,如基督堂或鐘樓等,都要變色,一律染紅。城內不單只紅色建築物有故事,馬六甲名稱由來亦有典故,傳說1396年時,印尼蘇門答臘王子,為逃避敵軍走到當地,坐在樹下休息時,見隨軍的狗隻突然發難,趕走一種體型較自身大的動物,王子於是醒悟,用此地作為反攻據點,並以叫「馬六甲」的樹木名稱呼這個地方。
建築物古意盎然
紅彤彤的荷蘭廣場,是遊客在馬六甲必到的地方,作精心打扮的三輪車在路上不停穿梭,接載遊客四處參觀,它們的裝飾主題吸引所有人的視線,冰雪奇緣、多啦A夢、吉蒂貓與超人,紛紛出動,人人爭相拍照。廣場上氣氛帶歐洲色彩,有鐘樓及噴水池,鐘樓是荷蘭人於1650年建造的,當時周圍的建築物就有荷蘭總督府和政府辦公室,即現時攤販做生意的位置,都是兩層的樓房。鐘樓旁邊有噴水池,屬於後期英國統治時代的產物,它是1904年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登基60年而建造的。築起噴泉的石頭,全部來自英國本土,噴泉上有維多利亞女皇雕像,水池雕刻精巧玲瓏,具有強烈的歐洲古建築特色。至於咫尺之外,外牆上有十字標誌的紅屋,就是基督堂,它原本是白色的,在荷蘭入主年代,當時為要配合政府建築物整體風格,統一用上紅色,雖然基督堂看似細小,但是內部其實十分寬敞,層頂有巨型木橫樑,是用整條大樹的樹幹做出來的,教堂早在1753年建造,三角拱形屋脊,反映荷蘭建築風格,教堂長凳是當時手工製作的,又有無縫的天窗,聖經的銅複製品,一塊用亞美尼亞文書寫的基石,及《最後的晚餐》的複製品。
實用資料
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免簽證。查詢﹕2821 0800(馬來西亞領事館)
交通﹕從吉隆坡TBS車站乘巴士往馬六甲Melaka Sentral站,約需2小時。
車費﹕約20至27港元,各巴士公司收費有別。
貨幣:1馬幣(RM)約兌換2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