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蠣人」已成為金門私房景點,是打卡的熱門對象。
台灣金門吸引之處,很多人都著眼於閩南老房子或國共內戰遺蹟。除此以外,還有一個私房景點「建功嶼」,小島原本與金門分隔一個海,但退潮時就會出現一道接連兩地的石徑,可觀賞潮間生態也可見證歷史。
圖、文: 李兆祥(www.facebook.com/what.angus.sees/ )
鳴謝:金門縣政府觀光處、台灣觀光局

金門與鄭成功關係密切,故建功嶼設有鄭成功紀念像,讓大家記住這位延平郡王的事績。
建功嶼是個只有500平方米、位處金門西北部的小島,面朝金門的浯江溪出海處,有「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之譽,因而得到「建功砥柱」之名。鹹、淡水交匯的建功嶼潮間帶,當潮退之時,能;步往島嶼的石徑就會出現,令我聯想到法國的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
招潮蟹彈塗魚之家
徒步走石徑時可別忘記低頭細看潮間帶的生物,皆因建功嶼和浯江溪之間的泥砂養分充足,成為招潮蟹、彈塗魚甚至「活化石」鱟的棲息之所,邊走邊看足以令我們上一次迷你生態課程。稍為眺望更會看到並排而設的牡蠣石柱,這些都是三、四世紀時,島民養殖海蚵(蠔)為生的憑據。雖然養蚵業已漸漸息微,卻吸引了到金門旅遊的芬蘭藝術家Marco Casagrande,為石徑設置了裝置藝術「牡蠣人」,表揚這行業,以及養蚵人曾為金門作出的貢獻。
只因面朝福建,建功嶼也成兵家必爭之地,早在南明時代,武將鄭成功便以金門作據點為明朝開展一業,因此鄭的故鄉福建南安市特送上9米高的鄭成功石像予金門,並放置在面朝福建南安市的建功嶼上。國共內戰時,建功嶼再次成為防禦共軍突襲的重要據點,所以在這裡依然會見到碉堡、炮台等的遺蹟。
看看活化石─鱟
提到在建功嶼看到鱟,原來在距離建功嶼十來分鐘車程的「金門水產試驗所」,就可以近距離接觸到這種海洋「活化石」。這是台灣唯一展示鱟生態的博物館,看到不同階段的幼年和成年鱟,亦得知牠們的經濟和科學價值,了解到這瀕危物種的可貴之處,實是難得的經驗。

每當潮退,連接建功嶼跟金門的石徑便會出現。
實用資料
簽證: 特區護照或BNO可網上辦理免費入台證
交通:從香港飛廈門(廈門航空來回由HK$979起),轉乘廈金航線至金門水頭碼頭(單程約129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