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厚雪寒風中參觀「博物館網走監獄」,感覺相當蒼涼。
長時間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環境固然不會好受,如果要關在這裡的監獄,一定更是「苦過弟弟」……偏偏,人在只得-20℃的北海道網走市,「入冊」竟然成為了指定節目!
文、圖:李兆祥
(www.facebook.com/what.angus.sees)
鳴謝:樂桃航空 Peach Aviation
誠然,不是真的要入獄,而是來到「博物館網走監獄」,讓大家置身在真實而具歷史意義的監獄建築內,一瞥昔日在極地中的囚犯生活。
跟香港有關連的牢獄
「博物館網走監獄」內的設施,多為明治時代起在「網走刑務所」範圍內實際使用過的建築物,最古老為120年前建成。1973年網走刑務所宣布進行改建,當時「網走新聞社」老闆佐藤久帶頭發起保育運動,最終動用9億日圓把刑務所的舊建築,遷往1983年成立的「博物館網走監獄」,當中的廳舍、教誨堂、舍房和中央看守所及舊網走刑務所二見岡監獄分所,都被列作重要文化財產。導覽員解釋,當初建造這刑務所時,當時政府曾派員到各地考察,包括到訪過「大館」域多利監獄,「所以網走跟你們香港是很有緣的。」導覽員笑說。
開發北海道的拓荒者
五翼放射形的舍房(監倉)是場中最有看頭的展示區,內有3至5人合宿倉,亦有專囚重犯的個人倉。抬頭一看,發現有一個像是逃走中的蠟像,原來它正是著名逃獄者白鳥由榮─—他不但徒手挖土鑿牆,更每天以熱水淋濕門框,讓鐵枝生銹、木框爆開,最終用6年時間成功逃去,可謂日本逃獄之王!
網走刑務所展示的歷史中,有不少提到當年明治政府積極開拓蝦夷地(北海道舊稱),而網走刑務所刑期達12年或以上的重犯,正好是開荒的勞動力,北海道的女滿別機場旁的農地、中央道路、網走港等,全是由囚犯開拓得來,但因過度操勞令多達200多名囚犯死亡,這可算是發展北海道的「黑歷史」。
INFO
博物館網走監獄
開放時間:9:00~17:00
門票:1,080日圓
網址:www.kangoku.jp
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均毋須簽證
機票:Peach樂桃航空香港經大阪轉飛釧路,單程機票分別約$730及$390起。網址:www.flypeach.com/pc/hk
交通:於釧路市乘搭JR釧網本線於網走站落車,車程約3小時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