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5年來人口增長近13.7%,期間GDP增逾一倍、人均GDP亦增逾八成。分析人口結構趨勢,大部分由內地新移民人士支撐增長,同時社會不時有聲音質疑新移民爭奪資源,有經濟學者指,人口增長是地方繁榮因素之一,家庭主婦也為經濟產生動力。25年間經濟曾遇不少起伏,面對疫情及地緣政治影響,他相信獨特的港幣及普通法司法制度優勢仍能維持,不過目前入境抗疫策略兼中美摩擦下,或影響國際人才來港致損競爭力。
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本港人口1997年時有651萬,2021年升至740萬,人口增長約90萬,增幅約13.7%。比對同期港本地生產總值變化,由1997年1.37萬億元,升至2021年達2.87萬億元,GDP增長一倍多,同期人均GDP亦由21.16萬元升至38.71萬元,增幅逾八成。期間港人月薪中位數由1997年1萬元升至2022年首季1.88萬元,升幅達87%。人口增加經濟也一同發展,雖然也曾遇「風浪」,但本地生產總值25年間,僅1998年(-5.9%)、2009年(-2.5%)、2019年(-1.7%)及2020年(-6.5%)4年錄按年收縮。
觀察人口結構組成,97年出生「回歸BB」有5.93萬人,09至12年升至8萬至逾9.5萬人高水平,之後回落至5萬至6萬水平,16年起逐年下跌,至2021年跌至3.7萬人。期間2020年開始新生命數目低於死亡數字,人口自然變動跌7,600人,2021年跌幅擴大至1.42萬人。同一時間,單程證持有人移入數字,則由1997年至2021有約112萬人。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表示,「無見過一個地方人口下跌但保持經濟繁榮」;早年新移民來港團聚多為家庭主婦,照顧家庭也對港產生貢獻,只是當時GDP數據未必反映。徐家健直言,「鍾唔鍾意嚟咩人都好,無新人嚟,自己又唔生,(經濟)係棘手嘅」,社會有福利政策,就會有取得資源與貢獻經濟的矛盾,但「有人就有生產力,小朋友大個都會做嘢」。
人口增長創造財富之外,香港作為金融中心,25年來也面對多次受外圍經濟影響帶來危機,並非一帆風順,包括1997年回歸即遇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雷曼迷債」;亦有同由病毒來襲、「沙士」帶來的經濟危機,有人因而損失不小,需要政府支援。不過觀察多年綜援受助人數,顯示經濟大部分時間向好。1997年有約28.2萬人領取綜援,2004年升至高位54.2萬人,之後趨勢回落,僅09年及2020年曾較前一年輕微回升,至去年底跌至30.6萬人。失業率方面,1997年曾錄最低失業率,得2.2%,2003年升至最高7.9%,之後逐年下跌至2008年3.5%。於2009年反彈至5.3%後,2011年至2020年疫情爆發前,失業率近10年維持2.8%至3.4%的全民就業水平。徐家健坦言,回想多年危機,也非影響深遠。以沙士較多燒炭等不幸事件為例,他指「發生嗰刻驚」,很多人確實損失大,但在「孫九招」穩樓市、自由行帶旺市面氣氛下,本港經濟復元相對快。但他指出,有關措施亦埋下近年樓價高企、中港矛盾的伏線。
中港市場必趨向融合
回歸重點之一是「一國兩制」,徐家健認為中央25年來對港經濟介入角色不重,要數較深刻政策,除自由行幫助零售旅遊,就是金融業「幫到手」,但兩地市場趨向融合是大勢所趨。據港交所資料,港股市值25年間由3.2萬億元升至2022年6月27日的39.8萬億元。1997年有港股有101家中資公司,市值5,200億元(佔16.3%),至2022年5月底,增至1,370家(佔53.4%),市值29.4萬億元,佔整體77.6%。徐家健笑言,恆指成分股很多也非傳統香港家傳戶曉的公司,「嗰啲愈做愈縮」;而內地市場很龐大,即使沒有中央政策助推,本港內地市場也會傾向融合,滬港通、深港通、跨境理財通等措施僅加快融合。至於CEPA(內地與港澳關係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他認為看不到甚麼實際效果,舉例其中措施便利廠商到內地發展,他指自己很多同學九十年代已上內地做生意,銀行、電影等敏感行業,「以前唔得,有CEPA都唔係好得」,不認為有甚麼行業特別從中受惠。
中美關係近年轉差,徐家健指,西方很多論述談論中國缺點,本港經歷19年社會事件加上處理疫情「清零政策」,遲遲不與國際通關接軌,或讓愈來愈多外國人感香港與內地城市分別不大,失去相對國際化、人才及資金流動較高優勢,重新考慮來港是否必要,致本港競爭力下跌。他提到,本港擁有自己貨幣及普通法司法制度,仍是內地城市不具備的優勢;同時,《香港國安法》對外國人而言是新事物,他們需時觀察會否影響在港營商,建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