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嘢都po上社交網站,唔通樣樣嘢都可以po上網?潮流興「打卡」,去旅行、食好嘢、做運動都要po上社交網站,與好友分享。若職場遇上不愉快事情,又應否在社交網站留言抒發一番?有輔導專家勸告,在社交平台訴苦,隨時引起更大餘波,「倒不如同朋友當面傾訴」。
打工仔返工受氣在所難免,無論與顧客、同事,抑或上司有意見分歧,盛怒之下,可能會選擇在社交網站發文吐苦。有網民分享稱,「之前同同事鬧交,忍唔住喺facebook度吐苦水,話個同事幾句。最近發現有同事cap圖(截圖),再喺WhatsApp群組度唱我,我而家唔知點算。」網民反應兩極,有人認為公司事不宜在網上討論,「版主自己攞嚟。」亦有人覺得在個人社交網站分享並無不妥。有人認為與行業有關,「如果工種簡單,好似做普通零售嘅,都無乜問題;如果坐office,有辦公室政治,日日刀光劍影,咁就唔好啦。」有網民更提出要從源頭入手,「所以千祈唔好add同事做好友。」
循道衛理輔導中心輔導主任方健貞認為,「職場嘅不愉快,想喺網上分享無可厚非,但一定要諗清楚個後果。」她舉例,「若抱怨對象係客人,如果描述得太明顯,可能會令公司尷尬;如果抱怨同事或上司,投訴人嘅好友同被投訴者彼此更加可能相識,後果可能係軒然大波。」她補充,個人情感難免主觀和偏頗,「好多時都覺得自己啱,繼而影響判斷。所以社交網站未必係適當抒發渠道,倒不如搵朋友當面傾訴。」
合眾人事顧問公司總經理蘇偉忠亦認為,「網上講公司嘢可免則免啦。互聯網世界無秘密,公事唔應該上網公開討論。有啲公司請人甚至會上社交網站查閱應徵者過去留言,無謂影響自己前途。」
加上司做好友要三思
至於應否加上司為「好友」,方健貞認為「要視乎彼此交情外,還要衡量雙方關係會否變得更複雜。人際關係需要保持適當距離,如果係上司下屬關係,下屬會唔會以為做『好友』,上司就會對佢偏心?又會唔會衍生吹捧、刷鞋風氣?雙方期望會唔會有落差?以後講嘢會唔會有顧忌?所以要諗清楚個後果。」若遇上被上司要求加為「好友」又應如何應對,她承認「處境的確為難,要衡量代價同後果:順應上司保持友好關係;抑或敢於拒絕,而換取在社交網站留言毋須避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