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跨越六十年的香港藝術歷程為核心。香港藝術館館長區碧鴻(右二)、本地建築設計師蕭健偉(左一)、陳樹仁(右一)和平面設計師唐承剛(左二)。
香港藝術館最新展覽《圓夢前行:香港藝術二三事》,展現一段跨越六十年香港的藝術歷程,帶領觀眾回顧多位香港藝術家的追夢足跡。此次展覽由本地建築設計團隊蕭健偉與陳樹仁聯手打造的獨特空間,並由平面設計師唐承剛精心設計。
展覽將展示香港前輩藝術家陳餘生、夏碧泉、唐景森,以及當代藝術家李慧嫻的館藏作品,觀眾可以通過投影和互動方式,探索過去的經典瞬間和藝術家的軼事,了解香港藝壇的發展與演變。
展覽的焦點在於4位藝術家如何堅持夢想,並通過創作表達對藝術與生活的見解。這些藝術家在雕塑、繪畫和陶瓷等領域中創造了非凡成就,展現了香港藝術的多樣性。
陳餘生(1925-2020年)在四十二歲時才開始習畫,早期以塑膠彩創作,迅速建立了獨特的畫風。他在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轉向數碼藝術創作,其作品《彩龍》,展示他在數碼藝術領域的無窮創意。
夏碧泉(1925-2009年)則憑著不懈的努力自學成才,作品充滿生活氣息,以及他對社區與自然的深厚情感。他的雕塑作品《無兵司令》,以廢棄材料重新組合,展示他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實踐。
唐景森(1940-2008年)自幼體弱多病,卻以藝術超越身體的局限,成為香港雕塑藝術的先驅之一。他的作品以豐富的肌理與動人線條著稱,展覽中將展出他的第一件木雕作品《球》,標誌著他追夢的開始。
當代藝術家李慧嫻的陶藝作品,則以質樸的魅力和生活感見稱,常以幽默的手法諷刺生活中的異像。展出的作品《儀式》巧妙地結合了敬天禮儀與陶藝,創作出一組生動的陶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