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12927473_8u.jpg?itok=hhfYQ05D×tamp=1739147310)
自「香港欄后」呂麗瑤公開曾於初中被教練性侵,不少知名人士如港姐麥明詩及藝人陳敏之,受她的勇氣鼓勵亦公開#metoo經歷,以喚起外界對兒童受性侵的關注。還有外傭網上直播少主洗澡經過……正如護苗基金總幹事譚紫茵(Michelle)指,兒童性侵一宗也嫌多。預防勝於治療,家長應在孩子讀幼稚園即展開性教育,並多加留意孩童的情緒變化。
撰文:charlotte
電郵:[email protected]
兒童性侵定義
用威逼利誘或哄騙手段,與兒童進行性行為,直接或間接利用兒童滿足己慾,均屬性侵犯。即使沒有身體接觸,在兒童面前說色情笑話及看色情刊物、暴露自己身體及玩弄、撫摸自己下體,以至偷看兒童更衣及沖涼,亦屬間接性侵犯。
性侵無處不在
護苗基金在過去一年內共收到66宗兒童性侵個案,當中三成學校個案中,以同學、學長和朋友為主,所佔比例不算多。故家長不應將問題局限於校內,兒童受性侵地點可在各種環境和地點,亦不應將問題歸咎校方。加留意孩子的生活和情緒變化,提高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才最重要。
說出來的信心
Michelle十分欣賞呂麗瑤鼓起勇氣說出曾遭性侵的過去,「我們十分支持呂小姐的做法,為大家作出榜樣,鼓勵受害者和家長都說出來,將侵犯者繩之於法。如受害人不敢出聲,等同為侵犯者壯膽,繼續作惡造成更大傷害。」她補充,家長要樹立願意聆聽和值得信任的形象,讓孩子遇上任何問題都放心主動說出來。
一般而言,受性侵孩子及少年會出現情緒和行為上的變化,如突然不願上學、容易鬧情緒、對原本喜愛的事物失去興趣等。聽到孩子提及疑似性侵事件,首先別反應過大或怪責孩子,Michelle說:「請記著,錯的不是孩子,是傷害他的人。」細心聆聽,了解事件時不要有太多假設性問題,應以開放式問題了解事發經過,如「他摸了你哪裡?你指給我看看。」讓孩子更清晰憶述過程。
埋藏秘密影響深遠
受害人和家長往往以為,只要不再受到性侵,事件便完結,或「守住這個秘密就可以」。守著一個不應守的創傷秘密,只會將問題雪球愈滾愈大。受到性侵創傷的兒童成長後,心理影響可以好深遠,包括對人和社會失去信心,愛情以至性生活均形成障礙,故接受適切心理輔導相當重要。
性教育親子時光
父母大都是雙職家長,放工回來著眼點都在兒女的學業上,甚少享有親子時光。Michelle認為再忙都好,每日最少有10分鐘親子時間,好好聆聽孩子每天發生的事,亦趁機進行性教育,「其實幼稚園開始就應接受性教育,如男女孩應分開洗手間,自小培養保護自己的意識。同時建立互信關係,讓子女遇到甚麼樂事或困難,也願意找父母分享分擔。」她並提及一個案,父母和稚女談起男女的分別時,女兒主動說曾有人摸她私處,從而揭發事件。
小孩健康成長是成年人的責任,學校、家庭以至社會各方面配合,才可以遏止兒童性侵事件。學校應設立監察機制,家長要花點時間和孩子相處,政府則定期檢討性罪行機制,保障受害者,並將犯案者繩之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