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總帶著幾分矛盾,健康快樂成長固然首要,奈何讀書環境加上社會壓力,往往令家長對孩子要求更高,雙職父母或為補償而過分縱容兒女。正如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董事會委員李嘉慧所說,「每一位家長必深愛孩子,努力為他們選擇合適的路,在紛擾的教養路上跌跌撞撞,終迷失於洪流裡。」不如藉新年時節訂一套育兒計劃,讓孩子兼顧學業且健康成長。
撰文:Charlotte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嘉慧留意到,坊間不少家長講座都強調教養和管教技巧,彷彿養兒育女是一套方程式,學曉就能把孩子教育成才,卻忽略了小朋友的個別和獨特,更沒有指導如何辨清教養方向。為人父母,包括她自己也感到非常無奈,社會給予家長的支援有限,大部分人都沒有學過如何當父母,也許只能倚仗上一代傳授的「自身經驗」,但這些經驗或會變成影響孩子心理發展的「惡魔」。
「曾經閱讀一份1970年代的外國經典文獻《Ghost in the Nursery》(或譯:育兒園惡魔),談及如何修補母親與嬰兒已破損的關係,概念來自英國精神分析學家Melanie Klein的兒童心理發展理論。惡魔一詞絕非形容父母,而是家長成長歷程中曾經驗而又被遏抑的痛苦、折磨、恐懼、焦慮等,過去深刻的情感經歷和創傷,不知不覺延續至下一代。」她說。
訂下育兒計劃前,首先應該整理合符自己價值的準則:「應該分清何謂有益、智慧,甚麼才是永恆價值。這樣有助大家敢於做孩子的守護天使,才不致被洪流沖走。家長還需要檢視潛藏心裡的惡魔,過去成長的陰影往往影響著親子關係,尤其孩子表現不如期望時,我們的情緒反應特別大,語氣也特別重。」

要分辨潛藏的惡魔,試試以下五個內省步驟,並把出現的思緒記下,跟配偶分享。
步驟一:安靜放空心靈
‧你父母如何管教兒女?他們的管教方式對你有何麼影響?
‧家人習慣以權力去控制彼此關係嗎?
‧家人可否自由表達意見或感受?哪些事情可自由表達或禁止談及?這又如何影響今天的你?
‧家庭中有哪些規條必須遵守?
‧我和配偶有甚麼行為或態度,是刻意與原生家庭相反的?
步驟二:聚焦當下感受
嘗試感受一下,此時此刻內心出現的情緒。
步驟三:接受情緒反應
跟內心說:「每當看見或想起過去這些事情,我真的很憤怒(傷痛/難過/暴躁);明白過去可以影響我,但不能決定我未來,更不能影響我的孩子。」
步驟四:畫面轉化意念
找張椅子坐下,想像一個令你內心平靜下來的圖畫(信仰對象/海灘/藍天白雲/草地),直至怒火減退。
步驟五:感恩開放欣賞
養兒育女責任確實不容易,要心存感恩,懷著開放的心,謙卑學習當父母的角色。能夠與孩子一同學習,成長,體會,見證生命的成長,是很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