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侵襲全球,預計香港連日酷熱天氣警告會在7月維持,而新界北區高溫更逾38°C;倘身處通風不佳的室內環境,體感溫度更飆上40°C,隨時焫㷫搞到熱衰竭,可想而知氣候暖化已達危險水平!話雖如此,未必人人的耐熱程度及得上前天文台長般,能夠堅持不開冷氣。施耐德電氣策略及業務發展總監李沛銓Kelvin認為,節能減碳非一刀切,也要平衡人文活動,「透過智慧樓宇耗電管理,特別是樓齡高的大廈,改善其用電效益,仍具龐大節能潛力。」
來自樓宇:九成用電 逾六成碳排
長遠要邁向「零碳樓宇」目標,特區政府之前發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旨在香港於2050年或之前,將商業樓宇用電量較2015年減少三至四成、住宅樓宇用電量減少二至三成;以及在2035年或之前,達到以上目標的一半。Kelvin指出近年愈來愈多新建物業,均已部署物聯網感應及引入AI能源管理,較易滿足企業履行ESG的關鍵績效指標。「樓宇用電佔香港總用電量90%,亦佔本地總碳排放量超過60%。惟全港逾4.2萬幢物業,一半以上樓齡逾30年,它們的機電設備、冷氣和照明系統普遍折舊或失靈,能源效益自然不佳。」他表示若果這些樓宇能夠「轉型」,仍可節省52%用電,減少碳排放。只是舊式物業需要較周全的評估,如大熱天時無可能切斷家用電力更換配電基建,那麼加裝多功能配電電表,或是改善耗電的替代方法。
未來樓宇 四大關鍵要素
作為建構智慧樓宇的業內專家,施耐德電氣認為「未來樓宇」應具備四大價值。Kelvin逐一解釋,「首先是永續性(sustain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為樓宇轉化直流電輸出供應;第二是抗韌力(resilient),即是樓宇能承受內外衝擊,舉例加設不斷電系統等關鍵電力基建,或是遠端監察匯流排並實時作可預測性維護,提升恢復彈性。」第三則是超高效(hyper-efficient),利用實時數據更快速地做出回應,Kelvin指隨著5G物聯網感應裝置的普及,令物業持有人和物管借助大數據和AI運算,解決空間管理、營運效率和用戶體驗的問題。「最後一項是以人為本(people-centric),據估計人類花費九成時間在戶內活動,室內環境如溫度、濕度和空氣質素,會直接影響居住和使用舒適度。」
EcoStruxure智慧樓宇解決方案
物業耗電與否,用戶傳統上要靠電費單得悉,但現在借助物聯網裝置產生的大數據,透過邊緣運算,將其轉換成簡單易明的分析,為營運方提供能源管理建議,Kelvin稱這就是EcoStruxure智慧樓宇解決方案。「分成三層架構,最底層是聯網產品,以開放協議系統整合冷氣、照明終端裝置等,連網形式容許數據交流並對換訊息;上一層是邊緣控制,為物業管理提供單一後台控制面板,遠端監控和管理不同終端;最頂層為AI分析,因應物業數據變化產生人性化的見解和建議,如優先解決哪個異常,便可減低多少耗電導致的經濟損失。」
針對中下兩層,他指可從智能辦公室「Planon Workplace Insight」體現出來,「例如實時監測室內人數變化,計算閒置率,亦能偵測空間光暗、溫度及濕度等異常,當室內人數減少時,調低冷氣通風或照明的功耗,節省用電。」而「EcoStruxure Building Advisor」能夠作出最上層的智能分析,透過物管系統前線人員能遙距持續監控樓宇,提前識別故障,加快應對突發事件,甚至預測故障風險提前維護,確保樓宇運作順暢。以太古地產為例,便採用相關技術追蹤及改善旗下物業表現,預計每年可減一至兩成能源消耗。「我們在2020年於法國東南部鄰近阿爾卑斯山脈的格勒諾布爾,興建了『零碳』智慧辦公園區IntenCity。建築群採用多項EcoStruxure方案,除裝設太陽能板、風力發電及儲能設施,做到自給自足外,更部署微電網供電予鄰近社區。」他續指IntenCity的耗電量,較歐洲建築物的平均能源消耗少近九成,實屬智慧城市的最佳榜樣。
減碳由施工做起 監督樓宇生命周期
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曾分析,全球四成的碳排放來自樓宇及建築工程,Kelvin認為城市要進一步減碳,必須由施工做起。「11%碳排來自建築材料,而其中10%建築物料更是基於工程出錯或欠缺項目協調而被浪費掉。而借助模擬軟件,建築師已能在設計階段時精準預測物料,令資源用得其所,『源頭』減碳。」他表示建築信息模型(BIM)及數位對映技術已發展到「5D」階段,「我們旗下RIB Software的RIB MTWO(5D建模與企業雲端平台),便是在3D工程模型之上增添時間軸和建造成本雙因子,營造師能將工程關鍵持份者零散數據整合連接起來,提升決策效率。」如協調不同建造項目,實時更新施工進度和建材供應鏈,從而推算工程開銷變化,減少物料浪費及人手場地視察,整體可節省高達20%建造成本。」他還指竣工後,該平台的數據還可匯出並轉化至物業管理系統,為日後物管團隊提供用電增益的洞察和建議。網址:https://www.se.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