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哋同大家推薦食……」疫情帶動電子外賣平台蓬勃發展,Uber Eats深明地區食店經營困難,最近重金禮聘鄭欣宜及許廷鏗推展「Tonight I’ll Be Eating」計劃,免費協助本港3,000多間特色食店提供營銷材料,透過星級宣傳讓小店線上線下「一夜成名」。Uber Eats香港區總經理Elisa Janiec認為,品牌定位不止外賣平台,更是食店的好夥伴。
將Tonight I’ll Be Eating概念帶到香港
去年12月履新出任Uber Eats香港區總經理的Elisa Janiec,之前是澳洲及新西蘭地區主管,Elisa曾經在澳紐地區推廣Tonight I’ll Be Eating計劃獲得空前成功,希望能協助地區食店改善經營困境,免費提供明星宣傳資源,配合前線同事跟店舖溝通度身訂造優惠方案,攜手度過難關。「當活動推出時,7月即新增100%新用戶登記;另外新用家享有30天免運費時,登記增長亦有15%。借用明星力量幫助地區食店,減省小店的推廣成本,Uber Eats亦會同時受惠。」她表示Uber Eats是整個Uber平台的一分子,「數據上反映有超過25%港人曾經使用Uber或Uber Eats一次,而且只須一次登記即可享兩種服務。」她期望今次計劃能令每位香港人至少享用一次Uber Eats服務,並希望下半年能有40至60%新店數目增幅,以及達成40%的新用戶登記增長。
Uber串接 推送外賣建議
電子外賣平台在港百花齊放,Elisa樂見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動力,亦反映香港市場潛力龐大,能容納多個平台營運。對於Uber Eats的優勝之處,她指受惠於Uber Eats全球6,000多個市場經驗,以及Uber背後龐大數據庫,「如打開《Uber Eats》,系統會因應用戶位置、日常飲食習慣作推薦,Uber Eats與食店亦定期提供不同優惠,吸引重複消費。」另外《Uber》本身已能串接《Uber Eats》,透過Uber的地圖資訊網絡,當用戶使用接送服務的同時,系統會自動推送鄰近的外賣建議,相當貼心。
借助大數據 為食店出謀劃策
Uber Eats後台大數據亦會記錄用戶的訂餐喜好和熱門搜尋字眼,例如某類菜式的搜尋頻率較高,便會向餐廳合作夥伴作出相關建議,推出虛擬餐廳品牌。Elisa解釋,「虛擬餐廳是指現有食店利用原有的廚房,通過新的品牌提供新菜式,以增加收入和拓展客戶群。」餐廳可因此提高員工和廚師的生產效率,同時節省食物成本。而在Uber Eats平台上,也會以兩間不同餐廳標示分野。而最新Uber Eats還新增贊助廣告選項,讓餐廳合作夥伴花費預算推廣餐廳,將其放到Uber Eats動態消息的最顯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