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決賽總會充滿爭議,雖然阿根廷奪冠已經塵埃落定,但是美斯(Lionel Messi)的第2個入球,即加時射成3:2的一球,在網上引發予爭議。原因是根據片段,在美斯射入之時,有至少2名阿根廷後備球員進入了場區,因此理論上這入球可以被作廢。同時也意味阿根廷或者成不了冠軍。
美斯在加時的入球,其實在多處都引起了爭議,當中包括旁證一度舉旗示意越位,然後又將旗放下,球證也沒有即時確立這個入球,而是依靠VAR以及半自動越位判定系統,才正式確定為入球。不過這個入球,又再次引起挑戰。
從比賽的其他角度顯示,阿根廷後備席上,有至少2名球員在美斯入球前已走入了場區,理論上違反了球例。
球證未察覺並已重新開賽
根據國際足協的球例,球證若在入球後,至比賽重開之前,發現場上有額外的人員在場區,如果額外人員是場外的人,而且有干擾比賽或是額外的人員是入球球隊的球員、後備或是職員等,球證都應判予入球無效。不過,若進入球場的人員是場外的人,而沒有干擾比賽,又或是進入場區的額外人員是失球的球隊球員、後備或職員等,球證應維持入球有效。
然而波蘭球證Szymon Marciniak顯然一直集中在比賽入球之中,沒有察覺到場邊有額外人員走入場區,而其他的助理球證亦沒有發現有關狀況,故此維持了入球有效。
雖然法國隊理論上可以就有關問題作出投訴,而縱使投訴成立,但要推翻賽果的可能性仍然相當困難。而外國傳媒亦指出,在高路梅安尼(Randal Kolo Muani)單刀被達米安馬天尼斯(Emiliano Martinez)撲出之時,法國亦有後備球員走進了場區,故即使成為入球,也有被推翻的可能。不過一切還是已經完結了。同時亦有機會類似的狀況在世界盃期間出現過,只不過沒有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