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3-02-14 14:00:40

上海交大研究:深度冥想或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群 令身心健康

分享:
上海交大研究指,深度冥想或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群,從而令身心健康。(圖片來自freepik)

上海交大研究指,深度冥想或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群,從而令身心健康。(圖片來自freepik)

上海交通大學近期發表一項新研究,指持續、定期深度冥想,可能有助於調節腸道微生物,然後通過腸腦通路影響情緒和行為,進而改善身心健康。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旗下英文學術期刊General Psychiatry(綜合精神學)。

研究人員表示,以往有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可以通過腸-腦軸影響情緒和行為,其中涉及身體的免疫反應、荷爾蒙信號傳導、應激反應和迷走神經,而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負責監督一系列關鍵的身體功能。

adblk6

研究人員又指出,冥想越來越常用於幫助治療心理健康障礙,如抑鬱、焦慮、藥物濫用、創傷性壓力、飲食失調及慢性疼痛,但目前還未清楚其是否也能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成分。

研究對象每日冥想最少2個鐘 持續3至30年

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鄰近地區3座寺廟的37名藏傳佛教僧侶及其19名世俗鄰居的糞便和血液樣本。藏傳佛教冥想起源於被稱為阿育吠陀的古印度醫療系統,為一種心理訓練形式。這項研究中的僧侶每天冥想至少2個小時,持續了3至30年。研究開始前3個月,研究對象無使用過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體積和多樣性的製劑如抗生素、益生菌、益生菌或抗真菌藥物;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血壓、心率和飲食方面無顯著分別。

糞便樣本分析顯示,僧侶及其世俗鄰居的微生物多樣性和體積有顯著差異,擬桿菌(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Firmicutes)在兩者之中佔主導地位,但僧侶糞便樣本中擬桿菌更豐富(29% vs. 4%),當中還含有豐富的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42% vs. 6%)及大量的巨單胞菌(Megamonas)和共生菌Faecaliberium。

僧侶糞便樣本含更多緩解精神疾病細菌

研究人員表示,僧侶樣本富含的幾種細菌(Prevotella、Bacteroidetes、Megamonas及Faecalibacterium),與緩解精神疾病有關,這表明冥想可以影響某些可能對心理健康起作用的細菌。

研究人員又通過先進技術分析發現,冥想除了能加強新陳代謝(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外,還能增強相關的保護性抗炎作用,且僧侶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水平(包括總膽固醇和載脂蛋白B)明顯低於其世俗鄰居。

adblk7

研究人員:值得進一步研究冥想對預防或治療身心疾病的作用

研究人員最後總結,今次的比較研究屬觀察性,參與人數少,且均為男性,生活在高海拔地區,很難得出堅定或可概括的結論,潛在的健康影響只能從已發表研究中推斷出來,惟研究結果仍然表明,長期深度冥想可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群,使身體能保持最佳健康狀態。研究人員又認為,冥想在幫助預防或治療身心疾病方面的作用,絕對值得進一步研究。

adblk8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