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2-04-21 04:31:14
日報

疫情回落 多400萬人解除禁足 上海兩區「社會面清零」

分享:
上海疫情

上海已有兩個行政區實現社會面清零。(新華社)

上海新冠肺炎本土新增感染個案連日下降,前日回落到2萬宗以下,有18,901宗。上海市衛健委昨指出,全市單日新增100宗以上的街鎮已連續3天減少,「社區擴散得到有效遏制」,行政區當中,金山區和崇明區更已達到「社會面清零」目標。各行政區重新劃設三級管制區域,其中封控區16,659個,涉及1,187.8萬人,佔全市2,500萬人口近一半,比首批封控區減少400多萬人。

上海前日新增2,494宗確診及16,407宗無症狀感染,並再多7宗死亡,是連續第3天出現死亡個案,累計17宗。新增死亡患者當中,有2人60歲以下,患有末期肺癌等疾病;5人70歲以上,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該7名死者當中只得2人接種過新冠疫苗,全部人入院後病情惡化,搶救後不治,直接死亡原因均由基礎疾病導致。

adblk6

與此同時,全市新劃設的「三區」之中,封控區人數大減400多萬人,管控區及防範區各新增200多萬人,分別涉及448萬及785.6萬人,分區數量分別有13,304及28,075個。上海市衛健委強調,「我們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全面攻堅社會面清零目標」,在封控區嚴格落實居家隔離,做好環境消毒、通風等;管控區實施7天居家健康監測,「人不出小區」,嚴禁聚集。防範區居民可在行政區域內適當活動,但要嚴格限制聚集,進入室內公共場所嚴格落實分時段、預約、測溫、掃碼等。

鍾南山:動態清零不能長期維持

另外,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月初刊於內地英文版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的論文《關於中國在即將到來的COVID-19時代重新開放的戰略》,直言現時的動態清零策略不能長期維持下去,中國需要重有序新開放,讓社會經濟發展恢復正常,又建議社區檢測首選快速抗原檢測,所需人力物力都較核酸檢測少,並能及時發現傳染源頭。

今年2、3月期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透露,中國會在合適時間推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稱「動態清零不會永遠不變」,但也不會簡單「躺平」;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亦稱,中國防疫策略正研究如何一步改善,「不會簡單的動態清零」。

adblk7

台灣方面,昨新增2,386宗本土確診,再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計,月底單日新增個案可能破萬宗,全台將在一周內啟動「確診輕症居家照護」,各縣市陸續公布相關指引和支援患者措施。

adblk8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