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日新增8,822宗本土確診,再創單日新高,新北、台北和桃園仍然佔最多,分別有3,241、1,892及1,452宗,另全台死亡個案增加2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估計,新增確診數字明日就會破1萬,但相信不會出現台北市長柯文哲所推斷,到下月中旬僅台北市就單日確診50萬的情況,「要破這樣的世界紀錄,台灣有沒有這可能性,我們要理性來看」。
陳時中:感染者越多 病毒踫壁機會越多
陳時中指,若以美國作比較,美國單日最高有130萬至170萬人確診,而美國人口是台灣的15倍,以此換算,台灣疫情高峰期可能單日有十幾萬至20萬人確診;若以南韓來比較,南韓人口是台灣的2.5倍,當地單日最高有62萬至68萬人感染,估計台灣單日確診最多30萬人。
陳時中又強調,台灣戴口罩、勤洗手等非醫療防護措施,算是全球國家和地區之中做得最好,已能隔絕一部分快速傳播,而且台灣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和保護力,都比其他國家疫情大氾濫前高很多,加上疫情不會「無限循環往上走」,感染的人越多,病毒踫壁的機會越多,就會在某個點趨緩、回落。
台灣取消實聯制 明起實名買快測試劑
此外,陳時中宣布,今日起取消「實聯制」(類似香港「安心出行」),鼓勵民眾使用「社交距離App」。為確保每人都能以更合理價格買到快速檢測試劑,台灣明起實施快測包實名制,每人可憑健保卡或居留證在指定藥局、衛生所購買5份快測包,每份100元新台幣(約26港元)。
國台辦:台與病毒共存恐致大量死亡
在北京,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對於台灣採取「與病毒共存」防疫模式導致確診數字飆升,直言「參照當前全球新冠平均死亡率,大家可以算一下,將會有多少人失去生命。這是兩岸同胞都不願意看到的」。馬曉光強調,大陸的動態清零防疫總方針,才可以最有效保護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保持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