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倒流相當常見,在亞太地區約10%至15%人口出現有關徵狀,除影響飲食和睡眠,長遠亦可能導致食道癌。中大工程學院及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了一種無線供電的電子支架,利用電刺激去預防及治療胃酸倒流,無創之餘也可避免長期用藥所產生的副作用。
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主任、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趙偉仁指出,胃酸倒流指下食道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者退化,令胃液可倒流進入食道,「常見症狀包括反酸、胸口灼熱疼痛、胃灼熱等,嚴重可致食道炎,甚至食道癌。」
長遠用藥或有風險
現時治療胃酸倒流常用藥物質子泵抑制劑,控制胃酸分泌,惟未能根治問題;約8%人需終生用藥,或帶來難以治療的細菌感染、胃癌等風險。趙偉仁續指,「微創手術則有胃底摺疊術,將部分胃摺起圍住食道,加大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去紓緩病徵。手術雖然有效,惟此『人工括約肌』壓力太大的話可造成吞嚥困難,壓力不足又未能阻止反流,所以希望尋求更好方式去治療此症。」
食道支架電刺激括約肌
其中一個中大曾參與研究的治療方式為植入電刺激系統,透過電脈衝刺激人體原有括約肌回復其正常功能,惟患者須接受手術,儀器亦相當昂貴。有見及此,研究團隊便希望研發一個較天然、能減低成本及增加效益的治療方法。中大機械工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表示,「研究團隊設計了醫用食道支架,其鎳鈦合金骨架具有耐蠕動的特性,亦設有液態金屬天線,用於無線電傳輸。當中的柔性脈衝發電器具有高伸展能力,在極端變形下也能提供穩定電流。最後是備有微針電極,用於穿透食道黏膜,令電刺激可到達下食道括約肌。」
低入侵性置入食道
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陳啟楓續指,「我們可以利用類似照胃鏡的方法,透過軟管將支架放入食道,再用氣囊導管打開支架,令微針電極穿透食道黏膜。」患者另穿上穿戴式無線供能線圈,支架便可運作,毋須植入電池於體內。「若患者括約肌功能好轉,又或需要更換支架,支架亦可簡單地經口腔回收,毋須如其他儀器般要再做一次微創手術。」
裝置在活豬模型實驗上,證實了電子支架可以提供持續電刺激,增加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團隊將繼續改善電子支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並希望兩年內可開始臨床研究。陳啟楓表示,支架將來或加上酸鹼值偵測功能,用於評估治療成效;此平台未來或可用於腸胃部其他部位或其他有自然孔洞的器官,治療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