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11-08 04:30:00
日報

中西醫營養學夾攻 控制糖尿

分享:
患糖尿病人口逐年上升,令社會大眾不得不多加關注。

患糖尿病人口逐年上升,令社會大眾不得不多加關注。

香港目前約有七十多萬人患上糖尿病,約總人口一成,隨人口老化,患者數目預計持續上升。伴隨糖尿病而來的,有糖尿足、糖尿眼、腎衰竭、冠心病、中風等,都是不容忽視的併發症。從中、西醫及營養三方面著手,有助預防糖尿病和紓緩病情。
 

控糖要點
‧西醫:準時用藥,定期檢查血糖值,配合適當運動。
‧中醫:避免肥甘厚膩、提升體質。
‧營養學: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同時留意營養標籤,保持營養均衡。

 

糖尿病乃慢性代謝疾病,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功能時,血液內糖分未能轉化為人體所需能量,導致血糖升高。家族遺傳、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都有可能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但只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發的時間。


定期檢查血糖水平
準時服用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外,患者定期檢查血糖水平同樣重要,包括糖化血紅素、空腹及餐後血糖值,以及尿液糖分水平,並保存有關紀錄供醫生參考。此外,適當運動不但能改善體能,亦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血糖吸收及應用,以維持理想體重。不過,患者若已有糖尿病併發症,運動前應先與醫護人員商量,以減低加劇併發症的風險。

adblk6
註冊中醫師李嘉俊

註冊中醫師李嘉俊

適量的運動對控制糖尿病情況有一定的幫助。

適量的運動對控制糖尿病情況有一定的幫助。

過食肥甘影響病情
部分糖尿病患者會選擇中醫作調理,甚至中西合療控制病情。註冊中醫師李嘉俊指,中醫學沒有糖尿病,但有病徵相近的「消渴」範疇,「消渴是由於陰虧燥熱、五臟虛弱等導致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等為特徵的病證。」《黃帝內經》認為五臟不足、情志失調、過食肥甘等是消渴的主因,尤其強調體質因素。現今有醫學文獻、數據顯示,中醫藥在降血糖方面有一定作用。雖然中、西醫對糖尿病用詞各有不同,但兩者對糖尿病的看法基本相同。李嘉俊提醒患者體質各有不同,選擇療法前應先徵詢專業意見,確保用最有效的方法預防、穩定病情。

註冊營養師羅曼詩

註冊營養師羅曼詩

糙米、玄米都是被視為健康有益的低升糖食物。

糙米、玄米都是被視為健康有益的低升糖食物。

注意升糖指數
健康飲食有助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水平,當中升糖指數對進食後血糖水平高低具指標作用。註冊營養師羅曼詩表示,「升糖指數反映當人體進食、消化並吸收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其血糖上升幅度及速度的數值。」低升糖指數代表影響血糖幅度及速度較慢,能長時間穩定地釋放血糖,因此低升糖指數食物被視為患者的好選擇。

一般而言,食物的升糖指數會因應含醣量、纖維、蛋白質及脂肪而有所不同。羅曼詩指,「低升糖指數食物因含較高膳食纖維而且於胃部消化時間較長,令血糖升幅較慢。但部分低升糖指數食物亦可能含較多脂肪。」因此選擇食物時亦應留意食物成分表及營養標籤,以免墜入「升糖陷阱」,攝取過量碳水化合物影響血糖升幅。

為響應「世界糖尿病日」,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將於11月15日(星期五)舉辦「社康與你齊控糖」免費健康活動,想參加的話可致電2172 0721查詢。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