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圖片)
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說自己已數周沒有做摸面的小動作,可安全預防感染新冠肺炎。然而被傳媒拍下他出席會議時,出現了右手指托腮的情境。其實不只總統「手多多」,大家可能沒有為意,原來我們都會不自覺經常用手摸面。在不同的調查均發現,原來人們每小時平均摸面達16至23次。即使是醫學生或教授亦常常手多多,當中近半涉及口、鼻或眼,大大增加病源如感冒、新冠病毒等經眼鼻等進入身體感染的風險。
專家指經常用手摸面的人,就算頻密洗手亦可能影響防病的效果,因為洗手前摸過面,洗手後再摸面便把病源送回雙手。美國臨床心理學家Zachary Sikora就有一些貼士,可以幫助大家戒除「手多」惡習:
- 提醒自己留意手部活動,每次起手時都要停一停、想一想,可減少摸面的情況;
- 在家及公司當眼位置貼一張提示紙,提醒自己的雙手要遠離面部;
- 保持雙手在忙碌狀態,例如眼看電視時,雙手可以摺衫、拆信件,或拿著一些東西,就算只是紙巾亦有幫助;
- 使用帶有香味的搓手液或梘液,每當手靠近面部時,香味可以提醒你留意手的所在位置。
- 會議期間,將手指合攏放在電腦上,避免手痕摸面;
最後絕招是戴上膠手套,有助令你不想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