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水果中一定會有桔的存在,因為桔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有醫生指出,桔也有很多好處,包括降低血壓和增強免疫力等。不過,不少人也會疑問咳嗽可否吃桔。醫生就指出,其實有2類人吃桔前要多加注意。
吃桔增免疫力 2類人要小心吃
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 近日是桔的盛產季節,亦是過年常見水果。然而,隨著感冒和咳嗽病例的增加,許多人對「咳嗽不能吃橘子」的說法產生疑問。同時,橘子的白絲(橘絡)是否需要剝乾淨?陳皮又有哪些養生功效?李醫生由西醫和中醫兩方面切入分析了解桔的健康益處。
從西醫觀點上,桔富含維他命C、類黃酮(如橙皮苷Hesperidin)及膳食纖維,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及促進腸道健康的效果。然而,以下人士食用時需特別注意:
1. 胃酸倒流患者
- 桔的酸度較高,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胸口灼熱、胃痛及喉嚨異物感。
- 建議避免空腹及睡前食用,以降低胃酸逆流風險。
2. 腸躁症患者
- 桔屬於低FODMAP(低腸敏感)食物,大多數腸躁症患者在適量攝取下不會引起不適。
- 其他低FODMAP水果包括奇異果、哈密瓜、提子、士多啤梨和菠蘿等。
咳嗽可否吃桔?
從中醫角度看,桔性寒,具有清熱生津和潤肺止渴的功效,特別適合燥熱體質、容易口乾舌燥的人。對於寒性體質(如手腳冰冷、脾胃虛寒者),過量食用桔可能導致脾胃虛弱、痰多及腹脹等不適。
而咳嗽時能否食用桔的問題,在中醫觀點上,關鍵在於咳嗽的「寒熱屬性」:
- 寒咳(白痰、怕冷、手腳冰冷):桔性寒,應避免食用。
- 熱咳(黃痰、喉嚨痛、口乾舌燥):桔有助於清熱潤肺,可適量食用。
桔絡桔皮各有好處!
至於桔絡,即是桔表面白色絲狀物,無論在中醫或西醫的觀點上,也是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應該保留:
西醫觀點:
桔絡富含橙皮苷,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特性,能改善血管健康,增強微血管彈性,有助於降低血壓。
中醫觀點:
桔絡可化痰通絡,行氣活血,適合用於血瘀、咳嗽痰多及胸悶等症狀。適合痰濕體質人士,有助改善氣滯痰阻、消除水腫。
李醫生指,陳皮是經過清洗和曬乾的桔皮,是常用的中藥材。中醫傳統理論曾指出,新鮮的桔採收時,氣味辛烈,藥性較強,當經過長時間存放後,辛烈之氣會逐漸消散,藥性變得溫和、純正,對脾胃的刺激性降低,功效更佳。而陳皮具備多種健康功效:
- 理氣健脾:有助於消化和減少脹氣。
- 化痰止咳:適合痰多及濕氣重的體質。
- 解膩助消化:飯後泡陳皮茶可幫助消化油膩食物。
吃桔前注意!
李醫生提醒,如果吃桔之前,要注意以下5點:
- 胃酸倒流患者:避免空腹食用,以免刺激胃酸。
- 腸躁症患者:適量食用,屬於低FODMAP食物,避免過量。
- 咳嗽患者:寒咳者應避免,熱咳者可適量享用。
- 保留橘絡:增強血管彈性,促進血液循環。
- 善用陳皮:可用於泡茶或烹煮,增進養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