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一些場合不說話,大家或者以為是怕醜,但如果在特定情景下者對特定人物不說話,而情況持續,便有可能是選擇性緘默症,有言語治療師指出應及早介入治療,否則小孩子將來或會有更嚴重情緒問題。
言語治療師鄭穎賢(Wincy)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其實是兒童的焦慮問題,成因包含了先天和後天因素,前者如家族性焦慮症的遺傳,又或兒童天生比較完美主義、性格較偏執;不過有先天條件,亦要有後天因素才會誘發,例如開始上N班或K1,出現分離焦慮症,慢慢演變成選擇性緘默症,其他包括親人離逝、搬屋、轉校等轉變。
因焦慮不說話
選擇性緘默症和怕醜的表現類似,但Wincy指出,小孩即使怕醜,如到別人家開派對,在半小時至1小時的熱身後都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互動;又或到新地方上堂,經過首兩堂後都已經適應;而選擇緘默症小朋友由於壓力或焦慮的關係,在派對全程只可跟家人小聲說話,不會與其他人說話,「此症的定義為,當小朋友到一個新環境,第二個月起計,一整個月都有需要說話而不說話的情況發生,而這情況在特定情景下出現,在另一些情景又可以正常說話,就會懷疑患上選擇性緘默症。」
系統減敏法拾回自信
不少人以為當小孩成長,不說話的情形會慢慢好轉,事實上選擇性緘默症屬焦慮的一種,如沒有處理問題的根源,可能及後會因為學校的不快經歷,而形成社交恐懼;又或在口試、面試的表現不好,因而影響成績;也可能因不懂回應而被人給予負面評價,繼而影響自我價值、自信心低落,甚至將來患上焦慮症,因此及早介入相當重要。Wincy表示,「問題開始的首3個月是治療黃金期,當不說話的行為未穩固下來會較易入手。有些小朋友會有語言問題,我們會加以訓練確保說話能力止常;另一方面採用系統減敏法,類似認知行為治療,幫小朋友逐步找回自信,令他們在不同情景下都可開口說話。」
照顧者貼士
Wincy認為照顧者不應強迫選擇性緘默症小朋友說話,又或用負面評價他們不說話的行為,「很多時候患者是想講的,但當刻的焦慮大得令聲音困在喉嚨出不了聲。可先讓他們熱身,慢慢再講,又或在壓力較小的時候再講。其次是教他們一些固定的說話,如街上見到別人可講『早晨』,毋須太在意別人的回應,讓小朋友增加成功經驗,減少說話的壓力。照顧者亦需要知道此症的8個階段,看到小朋友有進步,可予以讚賞,讓他有信心去努力嘗試繼續進步。」
選擇性緘默症
8階段(由重至輕)
1. 整個人僵直,沒反應沒表情,不說話,迴避視線,也不想參與互動。
2. 透過肢體動作參與互動,但緊張不說話。
3. 以點頭、搖頭、手指指的方式溝通,不說話。
4. 透過其他人去說話,例如會跟媽媽細聲說話,要媽媽幫助回答他人問題。
5. 說得出一、兩個聲音,但只限於好肯定的答案,例如讀出書本內容,又或者「唔」之類聲音。
6. 講得出一個字,如別人問「要不要」、「是不是」,會答「要」、「是」。
7. 講得出結構化引導出來的短句,如老師問想要蘋果還是西瓜,會答得到。
8. 可連續講一些自發性的說話,例如「我見到架車呀」等自然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