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06-20 10:00:00

心房顫動|延誤診治隨時併發心腦血管危機! 抗凝血藥成預防關鍵 防中風於未然

分享:
心房顫動|延誤診治隨時併發心腦血管危機! 抗凝血藥成預防關鍵 防中風於未然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人類能活到耄耋之年已不再鮮見。在香港,最新統計數據就顯示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3.2歲及87.9歲1。然而,長壽背後難免伴隨著健康隱憂,以心房顫動(房顫)為例,其中一個不可逆轉的風險因素正是年齡增長。心臟科專科陳麒尹醫生指,房顫不但會影響心臟循環系統功能,由房顫所引致的中風,較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風更嚴重,死亡風險更高。陳醫生表示,一旦確診房顫須聽從醫生指示,及早接受控制心跳與糾正心律的治療,醫生同時會為高危患者處方抗凝血藥物(薄血藥),預防由房顫所引發的中風危機。

adblk6

 

房顫患者中風率較常人高5倍2

房顫雖然不會即時致命,但若然心律沒有及時得到適當的控制與糾正,其對身體帶來的長遠影響絕對不容忽視。陳醫生指:「房顫會令心臟循環系統功能下降,導致血流供應差,患者會感到體能逐漸下降,出現氣喘、心悸等徵狀,嚴重者會突然昏厥休克。再者,房顫患者亦會因不規律的心跳而令心臟無法得到休息,併發心臟衰竭的風險同樣相當之高。」

而另一個與房顫關係密不可分的嚴重併發症就是中風。有數據顯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的風險比常人高出5倍2。陳醫生解釋,由於房顫患者的心房無法正常收縮和放鬆,血液會因緩慢流動而在心房累積,形成血塊。而這些血塊體積一般較大,當血塊離開心臟,流到腦部前端的大血管,就或會造成栓塞,形成中風。

 

CHA2DS2-VASc評估 高危患者須服抗凝血藥

至於預防中風方面,陳醫生指醫學界目前普遍會以「CHA2DS2-VASc」中風風險指數評估表3,量度個別患者的中風風險級別:「這一步是相當重要,因病人患有房顫,同時間中風風險高的話,每一年其發生缺血性中風的比率會相應遞增。」

房顫患者中風風險因素包括心臟衰竭、高血壓、糖尿病、有中風病史、女性以及65歲或以上等,如評估後男性分數等於或高於2、女性等於或高於3,則可被視為高危的潛在中風人士3,醫生會建議患者服用抗凝血藥,以減低中風風險。

adblk7
陳醫生指出,新一代抗凝血藥在藥效、藥性掌控上相對簡單,減省許多不便,出血風險亦較傳統華法林大幅減少。

陳醫生指出,新一代抗凝血藥在藥效、藥性掌控上相對簡單,減省許多不便,出血風險亦較傳統華法林大幅減少。

新一代抗凝血藥出血風險大減 藥效更安全穩定

要長時間服藥,患者難免產生抗拒心態,加上抗凝血藥有出血風險,亦令不少患者、特別是長者卻步:「曾經有一位79歲婆婆,本身患有糖尿病、三高,中風風險指數很高,因擔心會有出血風險而不願服食薄血藥。直至有次回診,表示右手明顯乏力,連杯子也拿不起,接受磁力共震檢查後,發現腦部出現一個微小的中風,婆婆才願意服藥,以防中風惡化。」

陳醫生續解釋,大眾對於抗凝血藥存在刻板印象,而隨著多種新一代抗凝血藥物推出作臨床治療,其副作用及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已大幅降低:「傳統的薄血藥『華法林』容易與維他命K類食物,以及某些藥物的藥性相沖,患者需要定期抽血檢驗凝血指數,以免影響華法林的藥效。如今新一代抗凝血藥在藥效及藥性的掌控上則相對簡單,患者毋須戒口或定時驗血。」4

adblk8

 

金屬心瓣及腎功能差不建議使用

陳醫生續指,並非所有房顫患者均適合服用新一代抗凝血藥,其中曾經接受心臟手術後換上金屬心瓣的患者就不被建議使用。醫生一般會以病人的年齡、體重、及腎功能作為處方劑量的參考指標,如患者本身患有腎病,必須聽從醫生的指示,評估其腎臟功能以及用藥風險。另外,若患者同時間正接受肺癆、抗真菌等藥物治療,亦有機會出現藥性相沖,影響到新一代抗凝血藥的療效。

最後,陳醫生強調,心房顫動作為常見的心律不正疾病,成因眾多,大部分為後天因素所致,除年齡增長這項因素不可逆轉外,其他因素如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或其他健康問題如甲狀腺疾病、肺炎等,均可控制。陳醫生亦建議普羅大眾平日應建立『三低一高』的飲食習慣5,即低鹽,低糖,低脂及高纖維的飲食,並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一旦確診房顫應及早接受治療,從而減低心臟循環系統問題及中風危機。

adblk9

 

(資料由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提供)

 

參考資料
1. Census Stat Dep HKSAR. “Hong Kong Annual Digest of Statistics - 2022 Edition”. October 2022. https://www.censtatd.gov.hk/tc/EIndexbySubject.html?pcode=B1010003&scode=390. Accessed April 2023.
2. Ganjehei, Leila et al. “Stroke prevention in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Texas Heart Institute journal vol. 38,4 (2011): 350-2.
3. Gažová, Andrea, et al. "Predictive value of CHA2DS2-VASc scores regarding the risk of strok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CONSORT compliant)." Medicine 98.31 (2019).
4. Holbrook, Anne M., et al. "Systematic overview of warfarin and its drug and food interaction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5.10 (2005): 1095-1106.
5. “三低一高飲食習慣”. 璀璨D30,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 2023. http://pathvv.ywca.org.hk/wordpress/%E4%B8%89%E4%BD%8E%E4%B8%80%E9%AB%98%E9%A3%B2%E9%A3%9F%E7%BF%92%E6%85%A3-2/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 Accessed May 2023
adblk10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