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01-03 04:30:00
日報

房顫患者 左心耳封堵術防中風

分享:

患有心房顫動(簡稱房顫)的病人,為預防中風須終生服用薄血藥,可是會帶來出血的副作用,甚至要戒口以防擾亂藥性,未必個個適合。近年香港引入的左心耳封堵手術,可取代服用薄血藥,心臟科專科醫生洪裕德指,房顫患者服用薄血藥仍是第一線預防中風方案,對於一些不適合服用薄血藥或熱愛運動的患者來說,這手術是值得考慮的。
 

房顫令心房擴張收縮不規則,容易積存血塊,血塊可能隨血管走到腦部,造成腦血管阻塞引致中風,所以房顫患者中風風險是正常人的5倍。隨病人年紀愈大,若同時患有糖尿病、血壓高等長期病的話,中風風險更高。洪裕德表示:「左心耳隨人類胚胎進化過程發育而成,並無實際作用;研究顯示房顫患者有95%的血塊都是在左心耳形成,左心耳封堵手術就將這個位置用一個像『酒塞』的封堵器與心房隔絕,以杜絕血塊流出,從而降低中風的風險。」

以封堵器封閉左心耳,杜絕血塊形成或流出。

以封堵器封閉左心耳,杜絕血塊形成或流出。

洪裕德指左心耳封堵術多以微創手術為主,成功率達95%。

洪裕德指左心耳封堵術多以微創手術為主,成功率達95%。

微創手術成功率達95%
左心耳封堵一般是微創手術,做法是在腹股溝位置以導管經右心房,再穿刺左、右心房間壁,配合食道超聲波輔助,到達左心耳位置植入金屬製的封堵器,整個過程需要約2至3小時。洪裕德補充,「一般而言手術成功率高達95%,病人術後仍須服食6個月薄血藥或雙抗血小板藥,同時要反覆照食道超聲波,確保封堵器完全阻隔心耳血液流入左房,亦要確保沒有血塊在封堵器面向左心房的表面上形成,才算完全成功,達致病人完全不需要服用薄血藥的要求。理論上手術效果屬永久性,但事實上封堵器或未能完全阻隔心房心耳血流,所以選擇合適的封堵器十分重要。值得一提,雖然可取代服用薄血藥,但病人仍要服用阿士匹靈防止血小板在血管破損處凝集,預防血栓。」
 

adblk6

薄血藥仍是主流
「不能服用薄血藥的病人屬少數,而且薄血藥對房顫病人的好處始終都是比壞處多,所以薄血藥仍是預防中風的首選方案。」洪裕德指出,左心耳封堵術可以說是第二選擇,特別對於一些熱愛運動或專業運動員,甚至是從事出血受傷風險高的行業人士來說,這手術便值得考慮,「尤其隨人均壽命愈來愈長,如60歲前已確診房顫,很大機會要服用薄血藥20年以上;有些病人經常都有出血情況,如腸胃出血、痔瘡等,自然流血不止的風險就愈高,左心耳封堵術就是薄血藥以外另一選擇。」

隨薄血藥和左心耳封堵術一直改良和發展,洪裕德表示不可以一概而論對個別病人,哪一個才是最理想的預防中風方案,他認為應從每個人的病情和生活習慣的出發,還有權衡服藥和手術所帶來的不同風險,最重要是和主診醫生商討一個相對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