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成南亞人群帶有風險基因LZTFL1,感染後肺衰竭和死亡風險倍增。(互聯網圖片)
新冠肺炎繼續肆虐全球,印度等南亞地區疫情一直高居不下,一項刊登於《自然-遺傳學》期刊的研究,英國牛津大學的團隊發現一種常見於南亞人群組的基因,能夠加劇新冠肺炎的發病程度,令患者出現肺衰竭或死亡風險增加一倍,這或許解釋到為何部分地區的染疫風險較高,從而及早干預。
六成南亞人群帶有風險基因LZTFL1
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能和新的分子技術,從南亞人種找出導致染疫風險增加的基因「LZTFL1」,而六成來自南亞和15%有歐洲血統的人,正是攜帶這種基因。科學家推測LZTFL1會減弱肺部細胞抵禦新冠病毒入侵的機制,從而增加重症及死亡風險。他們也估算,大約2%的非裔和加勒比裔,以及1.8%的東亞人群皆帶有這種基因。首席研究員James Davies教授認為,「儘管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基因,但研究表明,擁有較高風險基因的人,或更需要疫苗接種。」

科學家推測LZTFL1會減弱肺部細胞抵禦新冠病毒入侵的機制,從而增加重症及死亡風險。(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