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網上除了大量疫情資訊,不少有關痔瘡的「城市傳聞」也隨之出現。尤其痔瘡發作時,有些病人礙於疫情,不想到診所求醫,反而向網友查詢,往往引發言人人殊;外科專科醫生葉勁麟便為大家拆解這些城市傳聞孰真孰假。
傳聞1:常坐「二手凳」會增加痔瘡風險嗎?
解說:其實坐熱凳和患上痔瘡並沒有任何關係,反而需要多加注意的是疫情持續,人們因此減少外出或在家工作,坐著的時間也比以前多,而「坐得多」也會較容易引致痔瘡。所以大家即使在家抗疫,也要避免整天坐著,應盡量利用家居的範圍多做運動。
另外,疫情期間不少人飲食習慣都有所改變,可能多吃了冷凍肉類,少吃了新鮮蔬菜,變相減少攝取膳食纖維,增加便秘風險,繼而產生痔瘡。痔瘡是一個常見的問題,若因疫情而延遲求醫,雖然對病情未必有嚴重影響,但病人可能要多忍受一段時間,較為辛苦。所以疫情期間須注意飲食,攝取足夠膳食纖維及水分,減少痔瘡形成或發作的風險。
傳聞2:多年傳聞「十個男人九個痔」真定假?
解說:香港並沒有統計痔瘡的男女比例,臨床所見男女機率相若,痔瘡不只是男性煩惱,曾經懷孕的女士亦常會出現痔瘡問題。至於發病率,有家庭科醫生指出,日常診症中,大概有15%是因為痔瘡而求醫,可見痔瘡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
傳聞3:肛門口「有粒嘢」就是痔瘡嗎?
解說:摸到肛門口有突出物,有很多可能性。除了痔瘡,也可能是瘻管,另外有些病人是肛門位置發炎、膿瘡,甚至連肛門也有可能出現癌症。另外有些病人可能是肛門口出現良性的皮上纖維瘤,又或只是肛門口的皮膚因年齡出現鬆脫,種種原因都有可能產生突出物。
傳聞4:香港人近年愈趨嗜辣,吃辣又會否增加痔瘡風險?
解說:嗜辣很多時會導致血管膨脹,令痔瘡更加腫脹,可能是辛辣菜式的香料經過大便從肛門排出,刺激了痔瘡而引致,所以建議痔瘡病人要吃得清淡,尤其痔瘡發作期間更應暫時戒辣。
傳聞5:坊間有不少招牌寫著「根治痔瘡」,其實痔瘡可根治嗎?
解說:目前還沒有100%可根治痔瘡的方法,簡單而又可在診所處理痔瘡的手術包括橡筋結紮手術、痔瘡注射凝血針、較新的儀器如「冷凝刀」、超聲波導航痔瘡結紮手術等都有效治療痔瘡。較嚴重的病人,環狀痔瘡切除手術或傳統切除手術,都很有效而且復發率較低。當然,手術的創傷性可能稍大,若病人的痔瘡屬急性腫脹,也不宜即時做手術,否則傷口會較大。這情況可先用口服特效藥,基本上3至4天後痔瘡的痛楚可大為減輕,痔瘡收縮,這時做手術創傷會較小,甚至可以用較簡單的手術完成。即使接受一般痔瘡手術後,口服特效藥也有助減低痛楚和不適。然而,不同的治療方案都應先諮詢醫生,評估不同病人的狀況,再作出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