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但同時是少數可預防的癌症。現時大腸癌篩查,主要有大便隱血測試和照大腸鏡兩個方法,可是前者靈敏度不足,未能找出大腸息肉;後者則過程相對辛苦。中大醫學院首創透過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M3)偵測大腸健康狀況,靈敏度更達94%,可作為大腸鏡前的篩檢,減少非必要的入侵性檢查。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指,大腸癌若可於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有七成至九成以上,但如果確診時已達第四期,則會跌至10%以下。「雖然切除腺瘤性息肉可以預防大腸癌,但如腸道環境依舊的話,息肉復發風險高達六成,因此數年後要再照大腸鏡。因為屬入侵性檢查程序,患者會覺得辛苦,而且費用昂貴,並要承擔併發症風險,對醫療系統也是一大負擔。」
靈敏度高媲美大腸鏡
中大醫學院過去10年一直研究腸道微生態,更發現若微生態失衡,過多惡菌而好菌減少的話,會有損健康甚至致病,包括大腸癌。研究團隊是次利用了宏基因大數據,鑑別出可偵測大腸癌的20種細菌生物標記,再揀選出一組共4種特定細菌基因M3,可有效作非入侵性的大腸癌檢測。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表示,「我們以此技術分析過逾1,100名人士的糞便樣本,當中包括大腸癌和大腸息肉患者,結果顯示M3識別大腸癌患者的靈敏度高達94%,與大腸鏡相當接近;比起大便隱血測試,早期大腸癌檢測的靈敏度提升20%至37%不等,同時可堵塞嚴重假陰性的漏洞,更適合作一線篩查工具。」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副教授梁巧儀補充,「M3檢測技術更可憑基因標記水平,計算綜合分數,而作出息肉復發的評估,靈敏度同樣高達九成,這是大便隱血測試不能做到的。」
無痛檢測程序
實際操作上,接受檢查者會於醫生手上取得檢測套裝,然後在家中自行採集小量糞便樣本,並寄回實驗室作測試,便可等待測試結果和報告。實驗室收到樣本後,會在當中提取細菌DNA,再用特定微生物標記作基因測序,透過演算法得出息肉風險指數和大腸癌風險指數。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續指,「如果兩者均屬低風險,表示接受檢查者腸道健康,若有中至高風險,就應考慮做大腸鏡檢查。」
及早診斷阻癌症發生
64歲的陳先生,從未接受過大腸癌篩查,亦沒有相關病史。接受M3檢測後發現息肉風險高、大腸癌風險為中至高,故進一步照大腸鏡,果然發現了一粒2厘米大的息肉。經大腸鏡切除息肉後,化驗報告指出屬早期癌症,幸而已經完全切除,陳先生毋須再接受其他治療。
陳家亮最後表示,M3檢測已可作臨床使用,有興趣的市民可透過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查詢。亦會與政府商討,希望將來可以納入大腸癌篩查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