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10-10 05:00:00

秋燥宜潤肺

分享:

入秋後濕度明顯下降,在節氣「秋分」至「立冬」的日子,身體機能亦會受天氣變化影響。在中醫「溫病學」的角度,有一個病叫「秋燥」,註冊中醫師邱宇鋒指出,如容易口乾、皮膚乾、眼睛乾澀、喉嚨乾涸、聲沙、大便變硬等不適症狀已持續一段時間,或愈見嚴重,便可診斷為患病,需要治療。
 

邱宇鋒表示,人和自然環境屬於一個整體,季節的更替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影響。

邱宇鋒表示,人和自然環境屬於一個整體,季節的更替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影響。

「秋燥」和一般燥熱的分別在於,秋季五行屬金,對應五氣為燥,對應五臟為肺,秋燥太旺,最易傷肺。肺主皮毛,肺燥者亦可見皮膚乾燥、脫皮屑、粗糙、龜裂,由於肺陰虛致皮膚乾燥,到達一個程度便會產生內風,引起皮膚痕癢。若燥邪傷及血分,迫血妄行,血液離經而行則可見出血,常見流鼻血和大便出血。因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臟燥熱影響腸腑功能,便可導致大便乾硬,難以排出。邱宇鋒指,「因中醫視人體為一個整體,故臨床上不可能只單獨影響肺臟,例如燥熱影響心陰可引起失眠、驚悸,燥熱傷肝陰導致眼矇、眼乾等,都是可以發生的。」


病徵因體質而異
基於女性及長者的特殊身體特點,秋天氣候乾燥對他們的影響較大。邱宇鋒解釋,「中醫認為『女子以血為用』,陰陽屬性為『陰』,由於秋天陰血容易耗損,因此對女性來說影響會較多。」當踏入四、五十歲,身體的各方面機能都會出現改變,陰津減少、精血漸虧,於是常有容易口乾、眼乾、皮膚乾燥、煩躁、易惹激、失眠、多夢等,在秋天乾燥的日子便會特別難受。一些與陰虛相關的疾病,如消渴、更年期綜合症等,適逢秋天乾燥,病情或不適感覺有可能加重。


飲食清潤平性為主
邱宇鋒建議入秋後食物應以平性為主,忌太生冷或太溫熱,養生食材包括雪梨、蓮藕、無花果、羅漢果、馬蹄、海蜇、白木耳、百合及海底椰等。由於養陰、生津的食物恰巧多是白色,有歸入肺臟之意,對滋陰生津、改善肺燥有效果,在秋燥的日子不妨多吃。邱宇鋒提醒滋陰食物一般比較黏滯滋膩,或妨礙脾胃運化,如果本身消化功能欠佳就不適宜進食過多。
 

adblk6
秋燥時候選擇食物應以平性為主,如雪梨、蓮藕及無花果等。

秋燥時候選擇食物應以平性為主,如雪梨、蓮藕及無花果等。

燥咳勿胡亂清肺
秋燥病徵常見喉嚨乾涸、乾咳。邱宇鋒指要小心判斷咳嗽的屬性,慎防誤判誤治,「燥咳多乾咳無痰、咳聲清脆。咳嗽有痰抑或無痰,不是以能否咳得出痰來作準則,同時要配合聽咳聲,有痰的咳嗽,咳聲較重濁,可聽得出喉間、氣管有痰鳴聲;純粹因為乾燥而出現的咳嗽,是沒這種痰聲的。」針對痰濁聲很重的咳嗽,即使患者很難吐出痰來,也不要胡亂潤肺,慎用沙參、川貝、羅漢果、海底椰等中藥,小心愈滋潤愈多痰。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